许晓轩后来从白公馆被转入贵州的息烽监狱。在这座臭名昭著的集中营的院子里,有一棵核桃树上刻有“先忧后乐”四个大字,那便是许晓轩的杰作。他那刚劲有力的刀法,不仅显示了他的雕刻艺术才能,更展示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许晓轩在狱中威信很高,难友们都十分尊敬他。他是个异常爱学习的人,每天早上天刚亮,便开始学习外文。晚上,他利用走道上透进来的微弱光线读书,天天如此。狱中两三年下来,许晓轩不仅能翻译一般的俄文,而且还能用英文读《孙子兵法》。有难友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连这样的书都看?”许说:“既然敌人把我们关在监狱里出不去,那么就既来之,则安之,要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为将来有一天出去更好工作打基础。”
1946年7月,军统息烽监狱撤销,许晓轩和罗世文、车耀先、谭沈明等“要犯”重新回到白公馆后,他与共产党员谭沈明、韩子栋等同志组成临时支部,许晓轩任支部书记。在许晓轩的领导下,他们一直在策划狱中的革命志士们的越狱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考察和分析,许晓轩认为韩子栋有机会逃走,因韩当时在狱中小卖部和伙食团干些杂活,有机会逃出魔掌。“能越狱一个人,就走一个人。”这是临时党支部的决定。越狱计划开始了:先由韩子栋利用跟监狱看守一起出去干活的机会,画一张道路、壕沟、岗哨、四周环境的简图回来,再由狱中支部的同志们详尽商量。1947年8月18日,在许晓轩的亲自指挥下,韩子栋利用与看守一起到磁器口街上买菜的机会,趁特务们在茶馆打牌之时,终于逃脱,并历尽艰辛到达延安。解放后,韩子栋担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红岩》中的“疯子”就是根据韩子栋的传奇经历塑造的人物,给广大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次韩子栋的越狱成功,让特务们一下提高了警惕,他们要许晓轩带头保证不越狱逃跑。许晓轩断然拒绝,因此被罚戴重镣和在烈日下做苦工。然而,敌人的阴谋无法消磨许晓轩的革命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