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乡愁:一种正在消失的原生情感

午睡主义者 作者:韩浩月


中秋节,一些网民在微博上,以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为模仿对象,纷纷撰写“乡愁体”文字。这种别致的表达方式,让“乡愁”这一正在消失的原生情感,再一次被我们忆起。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这首《乡愁》,由于简单易懂且寓意丰富,曾被传诵一时,而它在今年中秋节被网友大面积的“山寨”,很大程度上也因为其句式容易被套用,网友在写“乡愁体”时是否真正触动柔软内心,还尚且存疑。

这么说是因为,曾经萦绕于几代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如今的年轻人,能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太多。对于余光中那代人来说,乡愁是对隔海相望的故土的怀念,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青年来说,乡愁是一个无比敏感的词汇,每个曾经熟悉的地方都会留下短暂而温暖的回忆,对于早期的北漂一族来说,乡愁是对家乡悠闲生活的深深眷恋。

现在的网络一代们,还有乡愁吗?在他们看来,乡愁或许就是文艺青年娇柔做作故意虚拟出来的一种情绪,用以显现他们的情怀,在更年轻一些的孩子们看来,乡愁如同书信一样,是被时代丢弃的老古董。在恶搞、无厘头文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时,一个流露出乡愁的人就像那个不可思议的“愁容骑士”堂吉诃德,是被要围观和嘲笑的。

在瑞士医生让?雅各?哈德看来,乡愁是一种病,在西方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乡愁是被当作一种病来诊治的。人们对于乡愁的定义通常有如下两种,“一个在异乡生病的人因为怀念故乡并且无法回去而感受到的痛苦”,或者“再也无法见到故乡的恐惧”。而如今,包括那些曾经被乡愁滋扰过的心灵,也渐渐失去了品尝乡愁滋味的心境。

生病的人不会再有乡愁,因为高昂医药费带来的愁苦足以让乡愁没有生存的空间。在乡愁被泛情感化之后,它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情感,因为不具备某种实用价值,而被人们无情地抛弃。在丛林法则横行、环境恶化严重、平静生活遭遇物欲困扰之后,大家都心知肚明,故乡已经回不去了。以往寄托着人们乡愁的故乡,工业污染取代了袅袅炊烟,“无法见到故乡的恐惧”被“无法面对未来的恐惧”所取代,在人人自危、为生存而激烈竞争的时代,乡愁只会起到拖后腿的作用,只有闲极无聊或归隐心切浓厚的人,才会很奢侈地拥有一点乡愁。

时尚的80后作家们频繁在他们的小说里使用“忧愁”,作为舶来词的“呼愁”也风行一时,没人再提乡愁了。在李白、王维、贺知章等大批古代诗人的句子里,乡愁或清新、或隽永、或深情、或惆怅、或诗意、或悲哀,展示出了千姿百态。席慕容、罗大佑、三毛等等,对乡愁的旷远与深邃,也进行了很好的继承,而如今,在故乡已不能为文学与写作提供丰富滋养的时候,当“在路上”成为大多数写作者的心态时,乡愁便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