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改革开放思想
邵文说:华盛顿会议之后的1923年,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发出指示,“要坚持我们早先采取的立场,即中国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及国内封建走狗”。陈独秀当然奉行共产国际的指示。胡适认为,当时外交形势好转,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并以美国为重点,无法理解。
邵文说:胡适在1922年《努力》杂志上发表《国际的中国》,提出了最早的近似“改革开放”的思想。胡适认为,“华盛顿会议之后,因帝国主义而造成的侵略危机不是更严重了,而是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了。”他说:“老实说,现在中国已经没有很大的国际侵略的危险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不必去做那怕国际侵略的噩梦。最紧要的是同心协力地把自己国家弄上政治的轨道上去。”“我们觉得民主主义的革命成功之后,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有一大部分可以自然解决了。”
胡适赞成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开辟商埠,发展中外贸易,欢迎外来投资。他说,“投资者的心理,大多数希望所在国家享有安宁与统一。我们并不想替外国的资本主义作辩护,但是我们要知道,外国投资者的希望中国和平统一,实在不下于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平统一。”
邵文说:胡适这种思想跟六十年后的“改革开放”颇多近似之处。开辟商埠近似建立特区,欢迎外资近似接受外包,不谈反帝近似不谈姓社姓资。胡适的“哪有帝国主义”论,“国际的中国”论,可说是最早的“改革开放”论。可惜太早了,太超前了,在当时只是一声空谷长啸,没有回响。胡适超前了一个甲子。
反帝运动的历史来历
反帝主要是反美。中国原来有亲美传统而没有反美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后,突然变成激烈的反美国家。这是什么缘故?邵文初次提出这个问题,也初次给了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不幸惨败。1917年,列宁的共产党掀起“十月革命”,夺取政权,退出战争,对德割地赔款。德国投降后,苏联不能参加“巴黎和会”,因为它已经中途退出战争。苏联成立第三国际,掀起世界革命,企图消灭整个资本主义,但是在欧洲十分孤立,只有到亚洲来扩展革命。中国是最理想的对象,“国际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在中国,苏联一手联络共产党,一手联络国民党,推进了中国的不断革命。国民党北伐成功,共产党内战胜利,都得到苏联的重大援助。
邵文说: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的支部)接到共产国际的通知,派代表参加苏联召集的“远东被压迫民族国际大会”(1921年在莫斯科举行)。中共代表张国焘说:“(苏联驻华代表)马林正式通知我参加大会,反对列强的华盛顿会议。”“确定了中国革命的反帝国主义的性质,反帝国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张国焘说,“当时一般人还不知道帝国主义为何物,甚至像胡适这样的著名学者也认为帝国主义是海外奇谈。经过中共宣传和出席会议代表们的多方介绍,‘反帝国主义’这个名词不久成为人所共知;不管后来中国革命起了些什么变化,这把‘反帝国主义’的火放得确实不小,它烧遍了东方各地。”
邵文说:莫斯科会议是跟华盛顿会议对着干的,这是20世纪苏美对立在国际擂台上的第一次表现。在华盛顿会议客观上做出对中国有利的决议时,中国本土却掀起了反美的浪潮。
这次莫斯科会议,国民党也派代表(张秋白)参加。于是,苏联的反帝策略直接贯彻到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党纲中。邵文说: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过去指排满,后来改按苏联意图作了新的解释。苏联驻中国代表加拉罕向苏联报告说,中国的民族主义已按共产国际申明的精神解释,一方面反帝,一方面容许少数民族自决,也就是让蒙古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