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1)

打眼.1——古玩收藏的实话实说 作者:片儿白


“皮箱子”变成了纸箱子这事儿,我是对谁也没敢说,因为这事儿实在是忒寒碜啦!在这等的大是大非面前,我知道赔钱事小,失节事大。于是,经常半夜一觉醒来,想起此事就浑身上下地燥热难耐,隐约地有那么点儿让老康给“强奸”了的感觉,就咬牙切齿地在心里边儿骂大街。其实我在收藏问题上从来就没有超凡脱俗过,也是属于“小人常戚戚”的那类。

可不知怎么回事儿,一进到老康他们家这个低矮潮湿、昏昏暗暗的陋室之中,再一接触到老康那光秃秃的脑袋和傻呵呵的笑容,就觉着这地方挺亲切,这人也挺实在的,就跟有某种磁场在暗中吸着你似的。

这天,老康向我炫耀他们家“家传”的两把战刀,着实又让我为之一振。我断定这两把刀定是有点儿来历,其中的一把是典型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那种刀,刀把上铸有“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字样。我拿在手里掂了掂,手头儿挺好,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我怎么就这么喜欢呀!大概是想起了抗战史上关于“大刀”的故事吧。

据说抗战初期,国共两军的装备都不太到位,大刀这冷兵器还真一时地就派上过用场。那驻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不就有个“大刀队”吗?这把刀或许就是那时候某英雄的兵刃。二十九军请的是当时威震京城的名镖师李尧臣和南京国术馆教练郭长生等编排教练,创出了一套专门对付日本鬼子的刀法。那会儿呀,可是给咱中国人解了气,二十九军的大刀就跟切西瓜似的,砍得鬼子的脑袋瓜子满地乱滚。小的时候我听姥爷说,他见过二十九军的大刀队伤员与倭寇厮杀归来,虽刀上、身上满是血污,却气宇轩昂、英雄盖世。老百姓夹道欢迎,连免费接送他们的洋车夫都挺着胸脯子,感到无上荣耀。还有一位叫“抠芝麻”的小贩,以烙芝麻烧饼为生,平时总是变着法儿地坑人,那烧饼在他的手里不知怎么变戏法儿似的一晃悠,回家您一瞧,芝麻烧饼就成了“素饽饽”了,剩下来的芝麻他日后接着用,所以叫他“抠芝麻”。那天他却眼含泪水将一笸箩刚烙好的、满是芝麻的热烧饼倒在大刀队员的怀里,然后深鞠一躬走了,其情景很是感人……

后来日本人打进城了,人们看到不少鬼子的脖子上都戴着个“铁脖套”,那是被二十九军的大刀给吓的,特滑稽。说是日本人信“佛”,急眼了宁可剖腹自尽,就怕掉脑袋,那可就没法儿轮回啦。

于是,我心潮澎湃地耍起了手里的这把大刀,越耍越来劲,才耍了几下就被老康给拦住了。

老康说:“留神!留神!您瞧,这就叫好钢用在刀刃上,只是钢口儿都快磨光了,这家伙当年至少宰过几十个人!”

听老康这么讲,一下子激发起了我的爱国热情!我就从心里边儿爱上了这把“老英雄”。

另一把刀像是当年国民党某将军用过的勋刀,银白色的刀鞘,金黄色的刀把,刀把上还有两颗星儿。拔出刀来,就有点儿检阅三军的劲头儿。

我笑着对老康说:“当年该不会是二十九军的官兵一块儿给你们家的金行看家护院吧?”

老康说:“我们家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分儿,可这家伙什儿的确是从山西老家传过来的,我也说不清来历。”

“得我要了,放在我的那个小博物馆里做爱国主义教育去!多少钱?”

“两千一把,您给四千块钱吧!”

“玩儿蛋去!都告诉您了我是在为爱国主义教育做贡献,你就别紧着黑我了!当我是有钱没地方花?”

“我又没强迫您买。这东西就值这个价钱,您是行家!”

“刀是你的,可您也不能乱宰人呀,就给你两千!”

说完了话我扔下两千块钱抱起两把刀就走,老康一边蘸着唾沫点钱,一边摇着秃头说:“白先生啊,说您什么好呀?您别不爱听,您就跟活土匪似的,到我这儿砸明火儿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