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亲的殷切期待 2

向曾国藩学领导艺术 作者:周玉柳


王考,是指他的祖父,府君是指他的父亲。他祖父有时莫名其妙在大庭广众批评他父亲,毫不讲情面,脸色难看,言词激宕,一家人都害怕,而他的父亲呢?毕恭毕敬,屏气不做声,靠着墙壁,慢慢向前,脸色愉快如初。他祖父晚年病重,卧床不起,全靠父亲曾麟书照顾。父亲整天照顾祖父,有时几个晚上不睡,稍微休息一下,听到其父的喊声,马上起来照顾。这样孝顺的父亲,对曾国藩的影响是至深的。1857年,曾麟书去世,曾国藩毅然决然丢下江西的军事不管,回到家乡,为父亲办理丧事,丁忧守制,体现的就是一个“孝”字。对父母孝者,对国亦忠。岳飞是一个大孝之人,他担任国家将领后,一生“精忠报国”。左宗棠赞扬曾国藩“公忠体国”的高尚情操,认为自己不如。攻下金陵后,曾国藩直接统帅的湘军达12万,遍及全国的湘军达32万之众,颇有振臂一呼、天下云集的气势。一些湘军将领、人士纷纷暗示他反清称帝,但是他都一一消解于无形,甚至将自己所掌管的湘军遣散回家。一般人认为,曾国藩这么做是为了避祸,其实他的根子里还是年轻时所学习到的至孝至忠道德在起作用。

曾麟书一直重视对曾国藩孝友的教育。曾国藩十岁时有了弟弟曾国潢,父亲曾麟书出了一个《兄弟怡怡》的作文题,要曾国藩做。曾国藩居然写了出来。父亲高兴地赞赏说:“文中有至性语,必能以孝友承其家矣。”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曾麟书对待朋友的真诚。道光三十九年十一月,曾国藩离开湘乡赴北京,约好与朱啸山在长沙见面,一同北上。曾麟书送儿子到长沙,两人在长沙等了一天,朱没有来。于是曾国藩先乘船出发,夜宿金紫湾。他走后不久,朱啸山来了。曾麟书又陪他去坐船,并且一直将他送到金紫湾,与儿子相会,才和他们分手告别。作为一个长辈,送孩子的朋友,能够送上船就很不错了,可是曾麟书却不仅送他上船,而且陪他走了五十里水程。这样对待自己儿子的朋友,不是出自一片至诚,又是什么呢?曾国藩一生结交了不少朋友,而且待友一直真诚友爱,在北京的时候,每次有好友南归,他都要亲自帮助联系车船,送他们上路。陈岱云的妻子得病,一个月期间,曾国藩每天要去看望,陪伴好友。有一位朋友去世了,江忠源护送回湖南,曾国藩高度称赞他的“侠义”。好友冯树堂在江南制造局工作,有所亏空,他出钱垫补。对朋友的这种坦诚相待、真诚关心,与其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

曾麟书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却关心国家大事。曾国藩的家书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讲国家大事。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曾麟书即“率乡人修治团练,戒子弟,讲阵法,习技击”。这个时候,曾国藩还在去江西主考的路上,曾麟书就在家乡办理团练,准备防御太平军。曾麟书虽然处于穷乡僻壤,但是“志存军国”,开始让“国葆募勇讨贼,既又令三子国华,四子国荃,募勇北征鄂,东征豫章,粗有成效”。他的两个儿子战死在沙场;曾国藩、曾国荃位至总督,一生效力于国家。他们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不得不说和曾麟书的教导有莫大的关系。

值得一说的是曾国藩的母亲江太夫人。她一生勤俭持家,坚忍耐劳,性格倔强,在曾国藩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当时曾家由于人口激增等各方面的原因,入不敷出,用度极其拮据。1837年曾国藩北上赶考的路费还要向亲戚朋友借贷。曾国藩也曾经在竹市卖过竹篮,以维持家中的开支。这位老母亲以其勤奋、坚忍、善良的品行操持着这个大家,她曾经说:“那个读书,那个耕田,那个经商。我在家中操劳,几个儿子在外面做事,怎么能担心贫困呢?”自强自立,气概凛然。曾国藩后来在写给他的几个弟弟的信中说,他的倔强的性格,多来自于他们的母亲。这是很实在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