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这里剖析自己,谈到一个“悔”字,悔,不仅仅是后悔,更主要的是“后醒”,即反思、反省。领导者也是人,是人,性格就会有缺陷;有缺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反省、改悔。曾国藩与众不同的是他不仅善于反省,更善于改正与完善。过去他自认为是“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这样的毛病其实不是曾国藩一个人独有,凡事性格倔强的人都是这样;也不是作为领导者的曾国藩独有,所有性格强硬、担任一定要职的领导者都有。不遇到挫折,不碰到南墙,他们不会认为这是缺陷。通过反省,曾国藩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能够看到人的长处,所以他说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反省之后,曾国藩稍微改变了自己的性格,虽然自强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也不需要改变,但是使用自强的方法改变了,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外方内方”,而是修正为“内方外圆”,即讲究圆融的领导术了。
圆融的领导术,并不是“众人皆醉”我亦“醉”,不是“同流合污”,而是能够“藏垢纳污”,以前看不惯的,现在看得惯;以前看了很反感的,现在看了不反感;以前自己不屑于做的,现在自己也做一些。过去他在京城里为官,对于京城达官贵人的为人处事,优容养望,与处于下位的人混熟和同,官场的逢迎、谄媚及腐败十分厌恶,不愿为伍,认为那是肮脏的,“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怨尤,丛讥取戾”。因此曾国藩常常是痛苦的。反省后,他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处事方式上,找到了一种大家都接受的方法。
余此次出,已满十个月。论寸心之沉毅愤发志在乎贼,尚不如前次之志;至于应酬周到,有信必复,公牍必于本日完毕,则远胜于前。
所以当咸丰下旨要他出山的时候,他二话不说,立即从湘乡出发,出发后一路给各个方面的人写信,报告自己出山的消息与行程。并且从那以后一直保持这种风格,因此得到了各个方面的支持与理解,他的事业也更加顺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