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1982年底,《甘地传》上映。影片从1948年1月30日甘地遇刺,印度举行国葬开始,借广播员之口来简单地勾勒出甘地非凡的一生。随后镜头一闪回到55年前,年仅24岁意气风发的青年律师甘地在南非,坐在火车的头等车厢里,却因肤色而被逐出。这是甘地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侮辱。从此他下定决心投身到为侨居在南非的80万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当中。
1914年甘地回到印度,积极投入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自治的斗争。他仍坚持深入群众宣传他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思想。影片特别对非暴力主义作了大量详尽细致的描绘。甘地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斗争终于使英国殖民统治者移交了权力,而使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正式独立。当印度举国欢欣鼓舞庆祝独立活动时,甘地却未出席庆祝活动,而且忧心忡忡,因为他看到了印度各教派之间的斗争有日益加剧之势。1948年,甘地被印度教极端主义者刺杀。
确如尼赫鲁所望,对于甘地这个有着“神性”的人物,影片还是采用了人性化写实的视角,影片中,甘地也会发怒,有时带点小幽默,有时又执拗得像头牛。本·金斯利准确地把握了甘地内在和外在气质,在影片中将甘地从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律师演到步履蹒跚的八旬老人,虽然有化装技术的到位,但他对甘地内心世界的传递精准让人震撼。尤其是几次绝食的场面,浑浊的眼神,愁苦的面容……影评人看了之后众口一词——灵魂附体。
第二年的第55届奥斯卡上,《甘地传》毫无悬念地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8项大奖。而颁奖晚会上最出风头的不是阿滕伯勒和本·金斯利,八次上台领奖的《甘地传》剧组每一个人都强调——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被歧视扔下火车,成为“一段历史的起点”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出生于西印度波尔班达尔贵族家庭。年轻时留学英国,攻读法律,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回国,后应聘前往南非任一家公司的法律顾问。电影中甘地买了头等车厢票,却被连人带行李扔下火车,即使是拿出大英帝国颁发的律师资格证都没法幸免。历史上,甘地有两次这样的经历,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许多研究甘地的学者把这一经历称作“一段历史的起点”。1915年1月,甘地回到印度。因其在南非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成为一位颇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
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会议通过罗拉特法案。该法案规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不经公开审讯,可以长期监禁。印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全国哗然,群起反对。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的反抗斗争尤为激烈。英国殖民当局一方面不准甘地到旁遮普宣传坚持真理运动,另一方面采用恐怖手段实行镇压。
4月13日,约5万人在阿姆利则市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举行集会,抗议殖民当局专横暴虐,群众大会完全是和平性质的,有不少人还带着孩子来参加集会。下午4时,英国将军戴尔率领 149名廓尔喀和锡克士兵前往广场。日落之前,他带领 105名士兵进入广场。5时 15分,戴尔下令向密集人群开枪。射击持续10分钟,发射子弹1650发。关于死亡人数,说法不一。仅据英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死379人,伤1200人。据收尸者估计,约有500具尸体。电影对这一惨案的再现非常真实,比如广场的入口非常狭窄,戴尔命令装甲车堵住入口,自己带兵进去这一细节就是完全遵照历史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