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在英国国土上最英国的女人(2)

伊丽莎白女王 作者:艾莉森·威尔


母亲被斩首时,伊丽莎白公主都还未满三岁,没有人知道日后她是什么时候,又是在什么状况下发现这个惨剧的。她是个早熟的孩子,很快就发现自身命运的飘荡,她曾问教师,为何有时人们叫她“伊丽莎白公主”,有时又称呼她为“伊丽莎白小姐”。失去父亲的宠爱,带来的问题可能不少,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她可能很早就发现母亲的惨剧。至于这起事件对她情绪的发展,就难有定论了,但显然影响极深。

没有人知道她是否相信母亲的罪名。成年后她只有两次提到安·波林的记录,但这两次都无法看出她的心意,不过她与母亲那边的几位亲戚十分亲近,也很在意他们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尽管她的父亲公开贬低她的出身,同时在安·波林通奸案后那几年,正眼也不瞧她一眼,但在她的一生中,都很敬重她那恐怖的父亲。而那几年,父亲也给了她几位继母,这些继母都很同情失去母亲的她,甚至努力地想要讨好她。

伊丽莎白童年最凄惨的回忆,大概就是八岁这一年了。当时亨利八世的第五任妻子,也是安·波林的一位表妹——凯瑟琳·霍华(Katherine Howard),是个搞不清楚状况的小女孩,她最大的不智之举,就是让秘密情人偷入寝宫,据后人猜测甚至还上了她的床。一五四一年,她的罪行曝光了。事情传入亨利八世耳中,令他痛苦哭泣,遂坚持不见凯瑟琳·霍华。一五四二年二月,凯瑟琳·霍华走向与安·波林同样的命运末路。

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伊丽莎白公主告诉一位朋友,也就是当时年幼的华威伯爵之子——罗伯特·达德利(Robert Dudley),“我绝对不要结婚”。部分作家宣称童年的阴霾,导致她将婚姻与死亡画上等号,尽管没有证据可以支持这个理论,但这无疑是伊丽莎白童年中最惨淡的一段时光,凯瑟琳·霍华遭到处死的事件,让她想起了母亲悲惨命运的痛苦记忆。

根据都铎王朝的记载,直到亨利八世于一五四三年娶了凯瑟琳·帕尔(Katherine Parr)后,伊丽莎白公主才有了一个像样的家庭;然而接着伊丽莎白公主不明原因地冒犯、触怒了父亲,使父亲下令一年都不见她。在亨利八世于一五四七年一月份去世之前,因为九岁的儿子爱德华六世成功继位,同时伊丽莎白也前往切尔西的宫殿与凯瑟琳·帕尔同住,父女两人才再度言归于好。

也许在很多方面,亨利八世都忽视了他的女儿,但从伊丽莎白公主六岁起,他就坚持让她接受良好教育,这样才能配上文艺复兴时期的王子。凯瑟琳·帕尔也认真地监督继女的教育,并为伊丽莎白公主请来最好的老师,包括威廉·格林道尔(William Grindal)和著名的剑桥学者罗杰·阿谢姆(Roger Ascham)。阿谢姆身处的学术圈,不只是一群致力于古希腊与拉丁经典及女性教育的人文学家,而且也早已改信英国国教,也就是我们现代所称的新教徒,同时也可以确定,伊丽莎白在那小小年纪便已受到他们的影响。

她聪颖过人、机智且记忆力惊人。阿谢姆曾称从未教过理解力如此优良,记忆力如此惊人的女性。他曾热烈地表示,她的心智似乎没有一般女性的缺点,身上同时拥有贤淑又阳刚的气质;他最高兴的是,面对任何智力上的考验,她都能聪明以对。英国有许多受过教育的女性,但用“最耀眼的一颗新星”来形容伊丽莎白公主时,阿谢姆绝不夸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