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儿子要钱,为啥要爸爸给?(一)

当孩子遇到钱——绕不开的财商 作者:徐国静


近年来,很多孩子流行一种病:“缺少父爱综合征”。

主要症状为:“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

病因:缺少父爱。

患病人群:未成年男孩。

病因:凡是得不到足够父爱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情感障碍,尤其是男孩,围着母亲长大,对母亲言听计从,或由于母亲骄横跋扈而产生人格和心理缺陷。

危害:这些缺陷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相反,会一直延伸至成年,不但会影响日后的事业发展,也会给未来的家庭生活蒙上阴影。

《三字经》里有句话:“养不教,父之过。”强调父亲的教育作用。中国哲学从日月、天地、山水对位关系中发现,父母是孩子的人文生态环境,即日月、天地和山水。所以,中国文化把父亲比作太阳,母亲比作月亮;把父亲比作天空,母亲比作大地;把父母比作青山,母亲比作绿水,这三种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父母互映、互动、相依为孩子创造的家庭环境。如果父亲缺失或淡出,意味着家中“日无光,天塌了,山倒了”。父亲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与妈妈同等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有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证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得到父亲信任和尊重的男孩子自信心和行动力强,做事果断,不犹豫,有勇气有胆量。

北京有个男孩儿,9岁时父母离婚,他跟着母亲。妈妈为了给儿子安全感,总是不停地给儿子钱,证明自己不但有能力养活儿子,还能让儿子过上优越的生活,所有时髦的东西,只要儿子要,妈妈立刻就给买。

上初中后,儿子开始迷上各种样式的手机,要第一个和第二个手机时,妈妈毫不犹豫给买了。没过半年,当他要第三个手机时,妈妈表示不同意,儿子一夜未归,妈妈吓得报警、通宵满城找儿子。要第四个手机时,妈妈刚开口问多少钱,儿子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别问多少钱,你就说买不买吧,不买我就把胳膊砍了。”

妈妈吓得浑身发抖:“小祖宗,别吓唬妈妈了,妈妈立刻给买行了吧。”

10岁前,儿子要钱可以由妈妈负责或帮忙买东西,因为10岁前,男孩需要妈妈的温情和耐心,对钱的需求也只限于购买玩具、图书和零食,开销很小。

10岁后,一定要爸爸负责给儿子钱。在给钱的同时教给社会规范、金钱观和道德底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