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决身份危机(4)

波兰当代电影 作者:马特乌什·维尔纳 (Mateusz Werner)


尽管克日什托夫·扎努西被视为四位波兰巨匠中最具国际性的一位,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就在西欧和美国工作,但他的创作根植于祖国的传统,不只是在地域上,更是在精神上。英语对白的《无声触摸》(1993),讲述斯大林时期早期生活的自传体影片《狂奔岁月》(1996),还有《生命宛如致命恶疾》(2000)这部电影成为一系列探讨对待死亡态度的电影中的第一部。而瓦伊达的创作在四位巨擘中一直是最“波兰”的,但九十年代对于他来说是摇摆犹疑的十年,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在波兰获得了政治上的自由后不久,我用之前审查限制下的老剧本拍了几部电影。很不幸波兰观众对这些不感兴趣,所以我去追溯更早一点的传统和经典题材。700万波兰观众看了我的《塔德乌什》(1999),一个基于19世纪长诗拍摄的故事。不过这部电影在别处并没有留下印迹。作为一个老导演,特别是有比较长的过去的老导演,可真不轻松。”

但是,有着很长创作史的老导演也有优势。瓦伊达是波兰九十年代少数几位能够把作品推出国门的导演之一,他的《塔德乌什》在波兰的票房打败了《泰坦尼克号》,并于2000年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也是波兰导演第一次受到这样高的评价。对个人而言,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对于他的同行而言——尤其是对于在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毕业于罗兹电影学院,但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更进一步的导演而言——瓦伊达是电影业中最不受欢迎的人之一。瓦伊达曾经支持过许多年轻导演,尤其是在七十年代初,他的X电影小组对霍兰、法尔克、安杰伊·茹拉夫斯基等人的早期生涯贡献颇多。但讽刺的是,瓦伊达也承认,自己不经意间促成了波兰电影界中严重的代沟问题。值得赞扬的是,他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于2002年建立了瓦伊达导演大师学院,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伤害早已铸成:过去十年,几乎没有任何重要的电影出自新一代导演之手,像斯马尔热夫斯基和安杰伊·雅基莫夫斯基这样有才华的毕业生(均生于1963年)不得不等到21世纪初,在三十岁甚至四十岁时才拍摄了首部剧情片。

相比之下,九十年代的捷克电影有许多高调的处女作,多在国际上发行。捷克年青一代导演中,最成功的要数扬·斯维拉克(1965年出生)。虽然他在国内因为父亲是著名演员和编剧兹德内克·斯维拉克而声名更盛,但他全凭自己在二十多岁就获得了三次奥斯卡提名,其中两次都赢得了奖项。他的影片《科里亚》(1996年)在九十年代算得上是最广为人知的中东欧电影,故事把严肃的主题(在社会主义时代结束后捷克和俄罗斯之间不稳定的关系)表现为一个热情善良的大提琴家(由他父亲扮演)和一个可爱的俄罗斯男孩的关系。扬·斯维拉克不是一枝独秀,很快新一代的捷克导演们纷纷脱颖而出,包括扬·霍布耶克、皮特·泽伦卡(两位都是1967年出生)、大卫·昂德利切克(1969年出生)和莎莎·葛代翁(1970年出生),他们都比亚基莫夫斯基和斯马尔热夫斯基年轻几岁。

尽管接下来的十年被私有化主宰(瓦茨拉夫·克劳斯于1989—1992年任捷克斯洛伐克的财政部长,1993—1997年任新的捷克共和国的总理,他是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忠实拥趸),但由资深导演薇拉·齐蒂洛娃引领的一场成功的游说,仍然使国家愿意用政府补贴承担电影成本的三分之一。尽管捷克电影依然需要合资协定和电视资金,但它有助于保持文化上的连续性,既有效地培养了新一代电影人,也保护了老一代电影人,使他们能继续工作。齐蒂洛娃的《要么继承要么滚蛋》(1992年)和《陷阱》(1998年)对天鹅绒革命后资本主义进行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尤其是后者,是直接用到强奸、阉割等符号的黑色激进女性主义喜剧),此外,扬·内梅克在23年之后回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电影事业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