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叶赫那拉氏的家世与少女时代 (4)

政治强人慈禧 作者: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埃特蒙德·白克浩斯


叶赫那拉氏受的教育是通常的经典课程,但她的脑子格外机敏灵活,加上野心勃勃,热爱权力,使她摆脱了经典教育通常会带来的僵化影响,把她的钻研转向活人世界的实际问题。她学会了娴熟地绘画,享受了艺术的真正快乐;她精通诗词,那种文体在形式上和最著名的英国公立学校的产物同属古典的刻板。十六岁时,她就掌握了汉文与满文的五经,有效地研读了二十四个朝代的历史记录。她无疑热爱知识,这是智慧的启蒙,力量的奥秘。此外,史家们断言,她对其伟大的天命有一种明确的预感。

1850年,道光皇帝去世,他那活着的儿子们当中最年长的一位年方十九岁,承继大统,帝号咸丰。服丧期间(二十七个月),新皇帝不能结婚。期满之后,他发布一道上谕,命令所有符合条件的满族秀女都到内务府报到,候选备充后宫。咸丰继位之前已娶穆扬阿的长女为妻,但她已死于咸丰登基之前。在应诏候选的秀女当中,就有穆扬阿的次女萨克达氏(应为钮祜禄氏,下文中对同一个人的称呼皆做了改译——译注)和年轻的叶赫那拉氏。1852年6月14日,约六十名满人贵族的秀女出现在道光遗孀挑剔的目光中,她从中选出了二十八人,将之分为四个等级的嫔妃,即妃、嫔、贵人与常在。钮祜禄氏成了“嫔”,叶赫那拉氏则成为“贵人”。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嫔妃更多的是其婆婆的仆从,而非君主的妻子。理论上,她们的人数限于七十名,但很少维持在这个数字;除她们之外,宫禁内还有大约二千名满族女性,担当侍女和一般仆役,听从太监们的指挥。在所有家庭内部事务中,上一个故世皇帝的遗孀行使最高的权力,尽管有先例允许皇帝察看选秀的过程,但对于她们的安排与定级,皇帝并无发言权。

就这样,叶赫那拉氏离开了锡拉胡同的家,成为紫禁城的囚女,从此断绝了跟家人的所有直接交往。有一位退休的老妇人,从她首次踏进宫门,直到她去世为止,一直侍候着她,提供了下面有关叶赫那拉氏唯一一次回娘家省亲时的有趣描述。那是1857年1月,她产下了儿子,即皇位继承人九个月之后,经皇帝特准,她可以离宫。一大早,太监们被派去向她母亲宣布:其女儿懿贵妃将在正午回家省亲。面对如此的殊荣,亲人及其朋友们莫不欢喜雀跃。锡拉胡同的街坊邻里全部蜂拥而出,观看太监和黄轿。轿子被抬进院内时,母亲和所有家庭成员(包括一些长辈)排列在外院的两厢。在通往内院的台阶的平台上,随从太监们请慈禧下轿,然后她进入正堂,坐上尊席。家人们谦恭地上前向她行礼,除母亲和年长的亲戚外,全体下跪。接下来大摆筵宴,经特别安排,母亲坐于女儿下首,以此承认她作为皇位继承人之母的地位。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叶赫那拉氏一点也不装腔作势,流露出了真性情;她似乎没有沾染宫廷生活繁文缛节和讲求排场的习气,还是如同小家碧玉一般活泼有趣,对家事显得兴致勃勃,尤其关心妹妹们的教育。

宴会一直持续到傍晚,叶赫那拉氏提出和回答了数不清的问题。由于1月短暂的白昼将近,太监们请她起驾回宫。于是她跟家人依依告别,对她终身要跟家人隔绝表示衷心的伤感,但愿有朝一日皇上会再次允许她回来省亲。她说,无论如何会设法让母亲进宫看望她。在向所有家庭成员分发礼品之后,她登舆被人肩抬而去。自此后,她再也未曾到过她的娘家,但在后来的岁月里,她母亲常到紫禁城来探望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