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慈禧与太监 (3)

政治强人慈禧 作者: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埃特蒙德·白克浩斯


就是在这时候,听政者的根基尚未牢实,载垣阴谋的火焰还在直隶余烬未熄,身居要职的言官们上疏抨击慈禧在宫中明目张胆的挥霍与传说中的放荡。年轻的叶赫那拉氏刚愎自用,对批评与规劝已不耐烦,又深信近侍们的力量与忠心,丝毫不容这些抗议影响她的行为。然而,慈禧又是一个执着于礼仪与观瞻的女人,精于“保全面子”,她并不介意表示对道学先生们的衷心嘉许与赞同。我们发现,她在听政的早年不止一次在措辞十分得体的上谕中宣示虔诚的意向,只是并没打算让人们信以为真,事实上也没人相信。

同治三年,以两位听政者的名义颁发了下面这道懿旨:

朕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据御史贾铎奏,风闻内务府有太监演戏,将库存进贡缎匹裁作戏衣,每演一日,赏费几至千金,请饬速行禁止,用以杜渐防微等语。

上年七月,因皇帝将次释服,文宗显皇帝梓宫尚未永远奉安,曾特降谕旨,将一切应行庆典,酌议停止,所有升平署岁时照例供奉,俟山陵奉安后,候旨遵行,并将咸丰十年所传之民籍人等永远裁革。原以皇帝冲龄践祚,必宜绝戏渝之渐,戒奢侈之萌。乃本日据贾铎奏,风闻太监演戏,费至千金,并有用库存缎匹裁作戏衣之事。览奏实堪诧异,方今各省军务未平,百姓疮痍满目,库帑支绌,国用不充。先皇帝山陵未安,梓宫在殡,兴言及此,隐恸实殷,又何至有如该御史折内所称情事??况库存银、缎有数可稽,非奏准不能擅动,兹事可断其必无。

惟深宫耳目,恐难周知,外间传闻,必非无自,难保无不肖太监人等,假名在外招摇,亦不可不防其渐。着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严密稽察,如果实有其事,即着从严究办,毋得稍有瞻徇,致干咎戾。

皇帝典学之余,务当亲近正人,讲求治道。倘或左右近习,恣为娱耳悦目之事,冒贡非几,所系实非浅鲜。并着该大臣等随时查察,责成总管太监认真严禁所属。嗣后各处太监,如有似此肆意妄行,在外倚势招摇等事,并着步军统领衙门一体拿办。总管太监不能举发,定将该总管太监革退,从重治罪。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不加查察,别经发觉,必将该大臣等严加惩处。其各懔遵毋忽。此旨并着敬事房、内务府各录一通,敬谨存记。钦此。

就这样,慈禧以其最佳姿态“听政”,而在“深宫内院”,日子依旧过下去,还是一系列东方情调的娱乐活动,而总管太监对年轻皇太后的影响与日俱增。无人不知,茶楼酒肆都在说,安德海的一时兴起,就成了紫禁城内的法律;叶赫那拉氏和他穿着历史剧中的花哨服装,经常游玩于宫内的湖面;安德海频频身着龙袍,即君主才能穿的圣装,而皇太后当众赐给他“玉如意”,即皇权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甚至是必然地,无稽之谈流行起来,夸大了事实。我们发现有记载说安德海不是太监,还有说叶赫那拉氏产下一子?,其父正是安德海。有关宫闱淫乱与狂欢的许多荒诞而活灵活现的故事在社会上流传,说有学子冒充太监,结果在宫中的地下走廊里被干掉了。有关狂欢饮宴的谣言和故事,其大部分无疑是捏造的,但仍然无可避免地反映了放荡的咸丰皇帝治下朝廷与后宫那种颇具特色的声名狼藉、不容置疑的腐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