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救兵逼近北京时,连最顽固的人都看出义和团已走到穷途末路,总管太监深陷于沮丧与屈辱之中,不仅因为他的预言没有兑现,还因为整个朝廷都知道,他的皇家女老板一如既往,又在寻找一只替罪羊,很可能把怒火发到他的头上。皇太后本人又怕又气,烦躁不安,很自然地会找上他,因为他曾领头劝皇太后踏上这条毁灭之路。在公使馆解围的那一天,辅国公载澜匆匆跑进皇宫,大声报告洋鬼子已经进城。慈禧转向他,质问他如何用从前那些吹牛来解释眼前的消息。她说:“洋鬼子莫非是从天而降吧?两天前你还告诉我:咱们在天津附近打了大胜仗,可你和我一样,一直都很清楚,总督和李秉衡都死了!”李莲英当时站在一旁,听了此话,赶紧跑出去,通知那些吓得发抖的小太监,最后说道:“老佛爷正在大发雷霆,没别的法子了,只好逃跑,撤到陕西,在那里等援军到来,他们费不了多少事,就会把洋鬼子赶回海上。”但是,逃亡的困苦和危险,对总管太监的影响比对老佛爷本人还要严重,直到朝廷安全地驻跸西安,他才恢复了镇定。
内务府的一名官员在逃亡时向京城的一位老乡透露了一些信息,使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朝廷在那些动乱日子里的生活状况,以及总管太监与慈禧的其他内侍宠臣在国事中扮演的角色。以下是从那封信中截取的片段。
当岑春煊(陕西巡抚)来到山西边境接驾时,老佛爷掀起轿帘,朝外窥探,向他问道:“你知道我们在京城吃了什么苦头吗?”岑春煊回答:“微臣一无所知。”慈禧恼火地指着李莲英,说:“都是他干的好事,他毁了我。”总管太监耷拉着脑袋,第一次无言以对。后来,无畏的岑春煊发现太监们奉李莲英之命,无情地骚扰乡间,实施搜掠,立刻向皇太后奏报这一情形,得到她不大情愿的批准,当场处决了三名罪犯。他真想把总管太监收纳在处死的罪犯之列,但他发现皇太后对她这位宠侍倚畀太重,他不敢冒险打扰她,冒犯她。不过,李莲英这次也是侥幸逃脱。后来,李莲英恢复了平静,朝廷站稳了脚跟,恢复正常运转,这位太监便在荣禄的帮助下,开始对巡抚实施报复,将岑春煊调去山西任巡抚。他这么做,不仅因为山西巡抚是个危险的职位,要担心外国联军的追击,还因为岑春煊在监管内务府开销的过程中,逐步赢得了皇太后的极大信任。这位巡抚以清廉正直闻名全国,因此,当他掌管行宫账务后,开销迅速地大幅减少。这种管理体制的第一个结果,就是禁止了太监们的“勒索”,把他们的薪酬限定于明确而合理的基础上。岑春煊很快就获得了皇太后的亲近与信任,令总管太监大为恼火,且怒火愈炽。他处处跟这位巡抚作对,最终在荣禄协助下,成功地诱使皇太后放弃了他的个人服务。不过,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老佛爷每天都要花几小时与这位无畏而正直的官员讨论公私事务,倘若她把岑春煊及同等品质的其他官员留在身边,一定有助于抑制她那些满人宗亲和太监的腐败倾向。岑春煊被调到山西后,总管太监无所顾忌地扣压并销毁了他作为巡抚呈递给老佛爷的许多奏疏,因为那是他不愿让女老板见到的东西。渐渐地,他重新得到了女主子的彻底信任和眷顾,在朝廷回銮京城之前,他已经变得更加骄横自大,远甚于其一生中的任何阶段。在召见最高级别的大臣时,他竟然胆敢拒绝传达皇太后的懿旨,对皇太后直言相告,说他累了,当天处理的公务已经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