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我来说,现在还远非乐观,只要一翻开丁安的练习本,心里的无名火就会往上蹿:字写得歪歪扭扭、页面涂改得像只大花脸不说,错题从来就不知道改正;更有甚之,几乎每页都留着一两块空白——那是不会做的题!莫非他还想留给别人替他去完成?今天不会做,明天还是不会做;今天在练习本上做错了,明天又照样搬到考试卷上;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要怎样才能让他改了这坏毛病?这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心思。一天,我突然有了个主意。我又给丁安准备了五个厚厚的本子,名叫“错题集”,我建议丁安每天晚上把不会做的习题,以及练习本、考卷上的错题,都分课目抄录到“错题集”上,第二天就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并立即把正确答案记上去。我告诉他,“错题集”上的内容,就是你学习上的空白点,今天的空白点必须消灭于今天,绝不留到明天。
但一星期后我发现“错题集”已被他扔一边儿去了。丁炳昌跟我就唱起了“双簧”,我唱“红脸”温言细语,丁炳昌唱“黑脸”施加“压力”,丁安无奈,勉强拿起了“错题集”。可两天后我发现他又故态复萌。这下我真急眼了:“你这孩子,教给好办法你不用,到底为啥?”丁安黑愣着脸,硬邦邦甩出一句:“妈,你的办法脱离实际!”一句话噎得我脸都发白了。
事后我终于闹清了“脱离实际”的含义:时间不够用!现在已经是高三上学期了,为给高考总复习腾出时间,学校赶进度尽可能把大部分课程提早结束,各门课每天有一大堆作业,丁安光做这些作业就够戗;基础不扎实,不会做的题和错题约占了1/3,要把它们都腾抄到“错题集”上,第二天要问明白,再把正确答案做上去,工作量实在非同小可!总不能让丁安每天干到凌晨两三点钟再睡觉吧?
办法只有一个:千方百计“挤”时间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譬如说——“安安,你每天回家后洗澡要洗40分钟,是否可以压缩到20分钟?洗完澡到吃晚饭一般还有十几分钟时间,你摸一摸这,翻一翻那,游游荡荡时间就溜走了——像这样的‘浪费’,仔细抠一抠,每天抠出一个小时来,‘错题’集不就有保证了?”
仔细抠的结果,不是抠出一个小时,而是抠出了一小时又20分钟。不过那也跟西方经济学中的萨达姆理论相接近了——每一分钟都作了精细的安排,几乎把人变成了机器人。尽管我是此方案的提议人,也颇怀疑它的可行程度。
凑凑合合坚持了一星期,接着就是数学、物理阶段性小测验。考完试,丁安回到家里是少有的激动不安。“是不是考得很好?”我试探地问。“不,还好……不,”见他语无伦次,我心里一阵紧张。“是不是考砸了?”“不是,妈,你怎么老不说吉利话?”我叹了一口气,算了,不问了。
那天傍晚,丁安回家敲门如打雷。我急匆匆跑过去开门,他拿两张纸一下堵住了我的嘴:“妈妈别说话,看这个!”
啊!是试卷:数学81分,物理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