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心理上求生(7)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石勇


这个人,总觉得有人要害他。你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不对头,对于他来说是,都是要害他的可怕信号。

鲁老前辈周树人先生在《狂人日记》所描述的那位狂人同学,其实就是一个“被迫害妄想狂”。比如,他看到没有月光,就知道不妙,看到一路上的人的表现很怪,就知道“他们已经布置妥当”,要害他了。

当然,鲁老前辈是在编故事,利用小说反封建。

但在现实中,当一个患有“被迫害妄想”的人表现出好像谁要害他的样子时,你一定很清楚,并没有人要害他。那只是他心理上感受、相信有这么一回事。这是一个由他的情绪所产生、认定的“事实”。

这种情绪就是恐惧。

我们的每一种情绪,如果比较强烈,都可能会产生某种我们在心理上愿意相信、但可能并不存在的“事实”。比如,我们恨一个人,就会觉得他丑陋;比如,我们崇拜一个人,就觉得他好伟光正。

如果推到极端,一个人只看到他的情绪所产生的“事实”,并且亢奋不已,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已经不只是有心理问题的问题了,他是一个精神病。

对于商家来说,看到在人们心中潜伏,而且能够迅速传染的每一种情绪、情感,其实就是一个商机,甚至一种产业。

17、人类的一个荒谬之处在于,当A伤害了B的心理结构时,为之埋单的,却是C

我们可以确定:有“被迫害妄想”的人,以前肯定被人害过,尚未走出那种心理创伤。就是说,恐惧仍然在他的心理结构弥漫。

在这里,他有了第一重心理保护,把自己留在当下,而不要被扔回当初被人害时的那种情境。那是一个绝不能回首、重温的噩梦。因此恐惧不能指向过去,不能表现为对以往某事某物某人的恐惧。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恐惧就有向焦虑转化的危险,因为没有一个对象、情境让它指了。这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因为它意味着不能捕捉、确认的恐惧从四面八方袭来,会让一个人在心理上彻底窒息、瘫痪。

怎么办?第二重心理保护启动:把焦虑转化为具体的、指向现实某人某物的恐惧。就是说,他无意识地强迫自己想象、确认,是有具体的人要害他。

于是,过去有人伤害了某一个人,把恐惧植入到了后者的心理结构,而为这个心理结构埋单的,却是现在的无辜者!

这就是“被迫害妄想”的真相。一个多么让人无奈,倍觉荒谬的真相!

我对一些人说得最多的有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在公交车上和司机吵,即使他脾气不太好,也要让他一点。毕竟,司机开车,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你们在心理上并不对等。出于尊重,你可以让一个年纪比你大很多的老年人,那么,出于安全和尊重,为什么你不可以让一个心理压力比你大得多的司机?

第二个建议是,不要去惹这个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或一个明显看上去受过一些打击的人,在他们面前趾高气扬,说话蛮横。他们已经受了很多人的鸟气,愤怒潜藏在心理结构里没有爆发。你最好不要去成为这个炸药的引线。

18、如果一个人走不出过去,就一定会和现在过不去

我们还没有说完。

你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患有“被迫害妄想”的人,会觉得别人原本正常的眼神、语言、动作,好像就是有什么卑鄙罪恶的图谋呢?在恐惧尤其强烈的时候,他还会认为,要“害”他的人,是不是和原来曾经害过他的人是一伙的,他不是想忘掉那些应该也不是什么好鸟的人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