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心理上求生(9)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石勇


他用的词是“你们”。暗示两个人,已经处于不同的世界。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看来,两个已经不同的人,也不能再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不小心就中枪了,他的意思我懂:羡慕嫉妒恨。尽管我真的是完全无辜的,但只要他认为我混得比他好,我的存在本身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是一种刺激,一种心理上的威胁,他必须用攻击性的语言在心理上保护自己。

我一时语塞。但还是知道,最正确的反应方式,就是赶快猛贬自己,把自己描述得失败无比,非常凄惨,同时,给他一个真诚的、无辜的笑容。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会莫名其妙地疏远我们,原因仅仅是,或者我们的存在,在对比中会贬低他存在的价值,让他看到他现在不能接受的自己;或者我们的存在,他已经不想去担忧、关注。

前一种人,是曾经和我们属于同一个群体(同学、战友等),但没有多少友情可言的人;后一种人,则是那些对我们寄予过希望,但和我们并不是一条道的人。

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疏远我们都不是“无缘无故”,都是要对自己进行心理保护——避免受到刺激,或涌上失望,因为我们不是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存在的。我们对此感到“莫名其妙”,唯一的解释是对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并不了解,而且在心理上阻止自己去了解。

20、当你觉得一个人“莫名其妙”时,请先阻止自己说出“有病”这类词语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事实上,就一个人的心理来说,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这个概念,一个人看起来不能理解的语言、行为,在心理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当你觉得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对你做出什么时,请先阻止自己说出“有病”这类词语!就算你阻止不了自己,接下来也应该冷静地分析、洞察他——“为什么这样?”

换言之,你要做的,不是用一句话,把他的行为描述成一种道德现象,神经病现象,而是破解他行为的心理动机,因为在你面前出现的,并不是一个道德家,不是一个神经病,而是一个人,一个心理结构!

21、描述一个人怎样,不是对他是什么样的人的洞察

有一个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女生不堪女同事的骚扰,向我求助。这个同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她面前扮演好人,而在背后却使劲说她的坏话。

女生告诉我,她几次想发火,当面教训这位“无耻的小人”,但面对凑上来的一张“笑脸”,下不了手。她因此非常郁闷,感觉自己被人欺侮而如此懦弱,总是担心这个女同事说自己的坏话,会不会让自己在单位被孤立。

我问她:“她工作能力没有你强,没靠山,和你也没个人恩怨吧?”

女生惊讶了一下:“啊?我没想到啊。我只感觉她心理有病!”

她心理当然有病!然而,这不是问题的全部真相。其余的,也是最重要的真相是:这个女生被人家嫉恨了。

我很遗憾,女生的反应,表明她只具有用语言来描述别人的行为表象的能力。

我们的所谓感觉,我们的所谓认为,更多时候其实只是一种描述,不是一种洞察!但我们往往以为这就是我们对一个人的洞察,说TA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

这里的思维定势是:从一个人的语言、行为表现,我们往往就会说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为这就是我们对这个人的了解或判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