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便携式收录机:声音的自主装置 2

欲望号街车 作者:张闳


如今,邓丽君的歌声成为怀旧的对象,但在当时,它却是“靡靡之音”的代名词。邓的歌声听上去似乎中气不足。不仅是情歌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其发声方法,充满了暧昧的情欲暗示。她令那些受到正统革命教育的人,联想到三四十年代南京政府电台里的声音和上海滩轻歌曼舞的腐朽生活。这也正是在向那一代年轻人提示日常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这种娇喘咻咻的情歌,在一代人心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情欲高潮。“红色声音”被“粉色声音”柔情掩盖。

追随着邓丽君的“粉色”声浪,大陆歌手李谷一也发出了属于大陆本土的喘息声。这位曾经的“红色歌手”,以一曲《乡恋》倾诉的不仅是欲说还休的恋情,而且通过邓丽君式的气声发音,在对故乡和国家的歌颂中,注入了羞羞答答的情欲元素。这样的歌声在当时的政治语境当中,引起非议是意料之中的事。

情欲元素的注入,彻底改造了当代中国的声音模式。意识形态化的意志的声音,被身体化的欲望的声音所淹没。情歌成为收录机一族的音乐盛宴。

无论如何,声音的“软化”已经是无可挽回的趋向。国家文化机构也不得不开始着手重整新国家主义的声音形态。80年代中期,共青团中央推荐了十余首优秀歌曲,以对抗邓丽君式的“靡靡之音”。在这些歌曲的旋律中,混杂了大量的“柔软”添加剂,试图改变革命歌曲的“刚性”结构,软化过于坚硬的政治意识形态。苏小明、王洁实—谢莉斯组合等年轻一代的演唱者,开始推出新型演唱模式。王酩、施光南、谷建芬等作曲家也试图顺应这个时代的全新抒情要求。尽管歌曲的意识形态内容并无根本的改变,但在曲调上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容”。坚硬激昂的革命大抒情被修整为音色光滑、旋律流畅的软性歌曲,并被大批量地灌制成录音带。它们与舒婷式的“朦胧诗”相呼应,构成了新时期主流文化的精神导向和抒情模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