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冰
远近行文,远胜于我,斯人落笔如飞瀑跌宕,且能倚马千言,实才子也。
有急智急才,是才子的基本属性之一,但未必是核心竞争力,远近异于常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他的表达力。
我是他豆瓣的读者、电台的听众。
我那时曾给好几个朋友推荐过他的文字和声音,有枚姑娘说,这个男孩子所表达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品得出滋味的。
我问,辣还是咸?川菜还是鲁菜?
她说,实在是没法界定,有时候甜着甜着辣了,有时候又猛的一酸。
我认可她的观点。
远近那时有大量文字散落在网上,出版物也很多。他很勇敢,善书内观文,但杂文不杂写,颇走心,个中渗透的观点解读每每让人挑眉轻叹,个中金句屡屡让人艳慕,又或,像那个姑娘说的那样,让人一酸。
有时是心底酸,有时是眼底酸。
那些你我难以言说的情绪情感,他勾勒出一个轮廓,再打磨出锋锐的棱角,夹带着、伏藏着,冷不丁地绊你一跤,戳你一刀。
有人把这种东西叫“灵气”,有人称为“才气”。
远近能写出那些簇锦的才情文章,我不能,故而,那些年在小小的羡慕之余,心下一直确认他是个才子。
故而,开读这部书稿半小时后,我大跌眼镜。
没错。
大跌眼镜。
心理落差太大了。
我发现他在用一种很作死的方法写这本书。
他几乎放弃了昔日惯用的以己身为出发点的文法,放弃了驾轻就熟的内观文题材,一门心思地当起了旁观者。
换言之,本可以用才情写作的他,抛掉了惯手利器,非要去空手入白刃。
之前的读者认账吗?冒这个险干吗?
这不是之前的风格哦。
这伙计想干吗?
接着往下读……读完小松那篇文章,读完那几个小姑娘的系列文章,我慢慢读出了他的克制。
他努力克制自我倾诉,努力自我定格在一个路人甲的角色上,努力丢开鸟瞰,努力去倾听。
是的,读得出来,他克制得很辛苦。
但是,当一个才子学会了去倾听,真的是件挺牛逼的事情。
这个时代流行的是微信,我说话,你听着就行,我发朋友圈,你看着就行。
急于引领、急于表达的人们在慢慢缺失着倾听力,人人都觉得自己理所应当I am king。
时时以“我”为中心的人,很难拥有平行的视角、平等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