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还有比中国更需要和平的吗(3)

中国1946:毛泽东的命、蒋介石的运和林彪的算 作者:张正隆


10月17日,国共两党已经签署了《双十协定》,上海5万失业工人游行示威,要求工作。

1953年,政务院公布中国大陆的12个直辖市,辽宁占了5个,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和我的家乡本溪,就像今天的京津沪渝一样。“八一五”日本投降,所有敌占区的经济运转立即瘫痪。因重工业而闻名的辽宁这5座城市,那些大烟囱也立马不冒烟了,没了活气儿。职工有的在街头摆摊,更多的去乡下种地,得吃饭呀!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

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外敌入侵,内患不已,世界上有几多国家像中国这样,一个多世纪就没消停过?

1940年3月20日,《中央日报》报道,国民政府教育部请专家估计,中国应受成年失学民众补习教育的文盲为1.6亿左右。1945年,这个数字是不是应该2亿左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开展扫盲运动,城乡纷纷成立速成识字班。只是无论怎样“速成”,这识文断字都是个慢功。1945胜利年,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中国人最急需的是工作、吃饭,要过好日子,中国最迫切的是建设、发展,重整山河。

这一切的前提是和平。

纽约时报广场的“胜利之吻”后,美国人逐渐变得不耐烦了。

军人家属纷纷给国会议员写信,让她们的儿子、丈夫快点回家。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15000名美国军人游行示威,浩浩荡荡行进的队伍中的标语是:“让我们回家!”

这些军人在血与火中生活得太久了,肺腑中充满了硝烟和尸臭,耳朵里灌满了撕心裂胆的噪声和鬼哭狼嚎般的惨叫。战争结束了,大地宁静了,空气清新了,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唤起战争的记忆,刺激他们的神经。他们渴望回到能够唤起儿时的天真的地方,渴望曾经讨厌过的母亲的唠叨,渴望妻子的热吻,渴望儿女的娇憨,渴望林荫下的絮语。在铁血飞迸中,他们或许忽略了这些。可现在,他们和他们的亲人都急不可耐了。

抗议浪潮迅速蔓延到除美国本土外的所有美军基地。巴黎、法兰克福的美军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往国内遣返军队的速度太慢,要求立即复员。愤怒的军人给国会议员、媒体记者和所有能够影响美国政策的人写信,这些人则向五角大楼施加压力。于是,五角大楼动员了一切手段和力量,包括当时全世界最豪华的“女王伊丽莎白号”和“女王玛利亚号”客轮,把这些军人遣返回国,其速度比战时紧急情况下向欧洲运兵还快。

二战后的厌战情绪,是全球性的。

在一场残酷的大战过后,这种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无论民族性格有多少不同,怎样各有各的表现方式,千百年来又怎样被压迫、禁锢得少有声息,甚至抬不起头来没了声息,中国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期求,都应该加个“更”字。

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内乱外患后,1945胜利年,世界上有着共同历史文化的最大的一群人,还从未如此这样接近一个和平发展的时期。可一想到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宿敌,人们就不能不忧心忡忡。大敌当前,尚且摩擦不断,甚至发生皖南事变那等规模的自相残杀,这回外敌没了,两党能够善罢甘休、和平共处吗?

纽约时报广场被称作“世界的十字路口”,而中国是战争,还是和平,这回是真的站到了十字路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