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月二十一日(2)

中国1946:毛泽东的命、蒋介石的运和林彪的算 作者:张正隆


邵力子的说法是:“为什么政府方面不自动先提方案呢?这有很重要的理由。在抗战胜利以后,蒋主席邀请毛泽东先生的电报,已将政府的希望充分说明,我们只希望听取中共的意见,倘若政府先提具体方案,也许使中共方面认为政府已有一种定见,而有碍会谈的进行。”

不以政府、大党自居,也算“培养良好的情绪”之一种吧。

任何谈判,双方都不能不精心选择代表。邵力子曾是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最能说明问题的是1949年与邵力子同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的张治中,那次谈判后干脆就留在北平,不回南京了。张群、王世杰在国民党阵营中,也属温和派。如果选那种顽固派,甚至赳赳武夫型的好战派,那就不是谈判,而是吵架、打架,培养战争情绪、气氛了。

自国共两党有谈判一说后,周恩来几乎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角色,从容、睿智的外交家风度世人皆知。而对于1946年4月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的王若飞,人们就有点陌生了。中上个头,圆脸,像周恩来一样穿套普通的中山装的中央委员,能坐到那谈判桌前,也是从千军万马中遴选出来的。只是无论他性格多温和、多有修养,有时也难免怒发冲冠。

谈判伊始,一些中间媒体就呼吁详细公布谈判情况,以使国民有公正的判断。用今天的话讲,叫人民有知情权。结果是每天只发表一个简短的消息。双方会谈几近无话不说,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如实详细公布,难免有人误读误解,甚至断章取义,不但破坏情绪,还使谈判者拘谨,不敢放言。

周恩来提出先培养谈话的良好情绪,邵力子就说“在会谈中培育良好的情绪”,“政府始终培养和谐空气”。初次见面,瞅着对方,无论嘴上说着什么,那心里也难免觉得别扭。一场面红耳赤的争论,再瞅对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可就完全彻底地展现在脸上了。那也真是需要在会谈中不断培育良好情绪的,而且需要随时不断地培养,不然还能谈得下去吗?

蒋介石和一些军政官员宴请毛泽东,还把中国第一官邸让给毛泽东居住,诸多因素中,好像也不无培育良好情绪的成分。可就算那山洞林园美若仙境,毛泽东住着,能像延安的窑洞那样轻松、舒畅、踏实、安乐吗?10月1日,听说蒋介石对云南的龙云动武了,张澜立即派人敦促毛泽东,让他尽快返回延安。如果换成蒋介石去了延安,毛泽东把最好的窑洞倒给他,他会不会也有一种身处虎狼丛中的感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冰融三尺呢?

有时每天都谈,有时隔上一两天,乃至几天,那差不多就是谈崩了、顶牛了,谈不下去了。彼此就往后退一退,冷静情绪,寻找双方是否还有什么共同点,使谈判继续下去。他们是天才,中国超一流的谈判专家,而且竭尽全力,不敢懈怠。可这一切都与个人素质无关,站在各自党派的立场上,有些问题根本就是天然的死胡同,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