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功不是两个字 5

混搭 作者:朱冰 戴军 李静


“虽然生命本不值钱,但生命只要生活在世上,准会留下痕迹。”李静说。这就是她一直以来想要回赠给戴军的礼物。2002年,尽管她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到,至少她为戴军找到了心爱的当当,至少她已为自己打破了第一层壳。

就只剩下那最后一层壳了。尽管她还是不愿别人叫她“李总”,但她很明白,“超访”需要钱,它是一桩生意。比起主持人的壳,经营者的壳是更难打破的,如果说前者是一种回归的表达,那后者便需要一套全新的语言,以将“超访”的潜力翻译成市场理解的价值。而当时民营电视的盈利模式依旧非常单一:把节目免费给到电视台,然后换取几分钟的广告。这种模式总是让民营电视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它们既要负责制作内容,又要负责出售广告。这层壳,其实困住了大多数的人。但李静依然慢慢胜出,努力打破着这层与她共生多年的硬壳。一天,她把发行总监叫到面前说:“我要卖节目”。发行总监说:“中国从来没有卖节目的,只有卖电视剧的。”李静不服气,她背上自己的大包,一如一年前那样,坐着飞机、火车开始到各个地方电视台去“卖节目”。而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当李静拿到第50个电视台的合同时,她知道“超访”开始赚钱了。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转折。李静、戴军,还有“超访家族”的每一个人,都前所未有地畅快与振奋。但李静还是莫名觉得少了点什么,比如一个正式的奇迹,一个仪式。

2003年早春的一天,李静正在大街上走着,看到一个报亭,就停下买了一本《新周刊》。她喜欢这本杂志,有态度。虽然不是期期都看,但只要碰上就会买一本。翻开目录,李静看到这一期刊登了“2002中国电视节目榜”。她饶有兴致地翻到榜单那一页,低头顺着榜单往下看,却在看到“最佳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那一栏时,愣住了。足足呆了30秒,李静深深吐出一口气,赶紧打电话给老搭档。“戴军,咱俩获奖了!《新周刊》的最佳谈话主持人!”“不是吧?!没人通知我?!”“真的!我买回去给你看!”李静跑回报亭,一口气买下十本《新周刊》,抱回了公司。

经查证,这个奖是真的。“2002年中国最佳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不是别人,就是全然在状况之外的李静和戴军。当年入围的还有陈鲁豫、朱军等中国一线主持人。《新周刊》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中国主持拍档的新典范代表,戴军幽默风趣,李静插科打诨,两人默契得天衣无缝,现场爆笑,绝无冷场,情牵之处,亦能以迂回情长的细节化处理控制节奏,诠释明星之技已具超级标准。”如此之认可,为何又不找他们去现场领奖呢?再经查证,才得知评委会之所以没有通知到他们,有一个非常客观的原因——没找到联系方式。无论如何,奖杯终是辗转到了二人手上。“没有灯光,没有掌声,没有碰杯,也没有谢谢MTV。”戴军只是举着这个重重的玩意儿,给了李静一个大大的拥抱。

曾经有一度,李静觉得“超访”是不会获得什么奖的,因为它不是主流。但后来她发现不对,在“超访”自己人的心里它一定是主流的,不然怎么能理直气壮地做下去呢?不做下去,又怎么能知道它会变成什么流呢?李静一直记得李玲玉2003年在“超访”中说过的一句话。当时他们聊到了李玲玉在十年前的转型之作《女人心绪》。她说,那是第一次,专辑里面所有的歌都是为她写的。然而,新尝试的都市曲风完全颠覆了她在《粉红色的回忆》中的甜姐形象,也使得这张专辑在唱片市场上备受冷落。但李玲玉不后悔,她说:“这是我最用心的一张专辑。你们觉得不成功,但我觉得是成功的,因为我敢做。”

很多年以后,有人问李静和戴军:“为什么每一期节目结束的时候,你们都要喊一嗓子‘超级访问,成功’?”李静说:“因为第一期失败了啊。”“那你们觉得这个节目在什么时候真正成功了?”戴军说:“一播出就成功了啊。”

成功,不过是嘴里说出的两个字。你可以把它很当回事,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和“下次再见”一样平常的台词;你可以对它百般算计,也可以把它当作命运为你准备的不期而遇。2002年,在西单流星雨事件之后,戴军和李静又去了趟青岛。这一次,他们只是一起逛超市,他们没有坐在台阶上挡道,戴军也没穿橙色的裤子,却被三个来买菜的大姐生生认了出来,还边比画着边冲他们喊:“成功!”李静顿时眼泪差点掉下来。只见她扭过头瞪着戴军,以一种兴奋到嘶哑的声线狠狠地说了句:超级访问,成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