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不迷信权威,不被所谓的“真理”所迷惑,才可以拥有独特的见解。
100多年前,当时科学界几乎达成了共识,用金属制作的机械飞不起来。而本身是工人的莱特兄弟偏不相信已有的理论,埋头苦干,结果造出了飞机,飞上了蓝天。关于克隆,过去有权威人士就下过结论:动物是不能克隆的。“多莉”的诞生成为克隆技术研究领域的巨大突破,为大规模复制动物优良品种和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了有效方法。
水稻亩产从6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袁隆平从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计划”后,几乎每三年就能让杂交稻单产潜力成功提高100公斤,他的研究目标似乎是一株最为优良的作物——多产且稳定。
1960年,当在偏远地区中专执教的袁隆平发现一株天然的杂交稻并开始研究时,许多人嘲笑说提出杂交水稻这一课题简直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当时,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的经典著作中曾明确指出:“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
1965年,袁隆平写出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但是,由于论文与书本上的经典学说相背离,袁隆平当时又没有什么学术地位,论文的内容并不被学术界认同。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袁隆平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实力自主创新。终于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袁隆平回想起过去,曾说:“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那就永远也创不了新,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科技创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怀、智者的头脑,更需要勇者的胆识、志者的坚韧。我们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实力自主创新。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权威的人、权威的品牌、权威的理论和著作等,在某一领域、某一阶段、某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有一定的昭示和示范作用,但权威之中又必有瑕疵。因此,我们一定要勇于创新,不可完全服从于权威。
但同时,对于如何创新我们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在创新时,我们决不可完全背弃权威,而是要慎重把握创新与权威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而另一方面,如果被权威、书本所控制,创新就没有了空间。因此,我们在创新时,一定要尊重权威并虚心向权威学习,同时也要具备挑战权威的决心和信心,要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发挥权威和创新的双重作用,促进社会和自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