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这个进入学界才二十年的“土鳖”(本土高校培养的博士)已经被人称为前辈了,对此我感到几分惭愧。正如我在前言中说的,可能是由于进入学界以后不断要教书、译书和写文章,眼见十多年里不断有我个人署名的作品问世,对于名利心本来就不算很重的我的确有点疲惫,因此对于个人出版专著反而不太在意了,或者换一个角度说比较谨慎了,这些都加重了我的拖延症。
若非史仲文教授的错爱,将本书纳人“新人文丛书”,以及策划编辑陈卓先生的耐心,本书断难在今年问世。屈指算来,从史先生倡议到如今正式出版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其间我与他多次交往,聆听他关于世事沧桑和世道人心的高见,受益良多,更感受到他对于学术的那份真诚与坚守。本书忝列“新人文丛书”,实在应感谢史先生的美意。
为了编辑这些写于不同年代、语境多有变迁、主题不算单一的文稿,新星出版社邀请了熟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张星女士担任特约编辑,虽至今未曾谋面,但其编辑过程之细心与认真,令我感触良多。她提出的意见和指谬,体现了难得的专业精神。
当然,我还应该感谢受到马克思主义直接熏陶的德国大思想家哈贝马斯,他的公共领域理论是对新闻传播学的一大馈赠,也是本书书名的来源。我相信,公共领域的精神是和中国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理念相通的。其实,在新闻传播学界要证明这一点非常简单,只要上中国知网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这十余年来以公共领域理论指导的学术论文已有成千上万,未来更会绵绵不绝。
2016年4月10日
于北京西城区新风街1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