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常怀敬畏之心(1)

没有任何借口 作者:杰伊·瑞芬博瑞 路大虎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里包涵了对自己无法超越的客观事务的崇敬和不敢逾越内心界限的一种畏惧。

敬来自于外,是因;畏发自于内,是果。有敬畏感的人,心中就有一把尺子,度量万物的对对错错,是是非非。更能够让人体察到他内心的纯净与光辉。

第一节 敬畏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据美联社2011年9月13日报道,2011年9月12日,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被恐怖分子炸毁10年之际,“9?11”纪念碑在纽约市对公众开放。开放首日,大约7000人参观了纪念碑,另有40万人已在网上登记注册,预约参观。

碑址处拥有两个反思池。池子的四周是黄铜幕墙,幕墙上面雕刻着2001年9月11日以及1993年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中3000名遇难者的名字。参观者中很多人低声哭泣,或献上鲜花,或写下寄语。有些人沉思凝视;有些人从铜幕墙上使用铅笔和纸拓下逝者的名字;有些人坐在条椅上,整理着照片。

“事实上,我还是感觉一切历历在目。”来自纽约兰卡斯特的杰维茨基面色庄重地说道,“当年,也许出现在那家飞机上的人就是我,飞机上逝世的人……和我们并没有区别”。

3000名遇难者的名字凝铸于幕墙之上,充分体现了对遇难者逝去生命的敬畏。

2011年,美国政府作出一个“奇特”的决定——拆除艾尔华河上的两座大坝。考虑到技术以及资金问题,这显然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但是,这个工程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为奇努克三文鱼“让路”。

奇努克三文鱼是当地特有的一种珍稀鱼类,每年产卵期都会从海上游回到艾尔华河的上游。但是自从20世纪20年代这条河上修建大坝之后,奇努克三文鱼的回游路线受阻。“它们时而向前,时而后退,循环往复,可却总是碰壁而归,怎么也游不过去。”由于这两座大坝,奇努克三文鱼的数量从40万条锐减到3000条。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人们开始对它的生殖进行人工干预,并提倡美国政府拆除大坝。经过20年的争论,美国政府决定顺应民意,拆除大坝。

利益最终向生态让步,这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

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学员们每天的口头禅就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就这一句“没有任何借口”,充分体现出对责任、荣誉、国家的敬畏之心。

德国哲学先驱康德的墓志铭写道:“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反复地思索,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远新鲜和不断增长的赞叹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律。”这反映了康德对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社会法则的敬畏。

敬畏之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和神圣的情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生成功的本质与核心。心怀敬畏,行有所止!敬畏之心是人生成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它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身发展道路上的警戒线,它让我们明白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不能做。敬畏之心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尺度,标明了道德底线,明确了是非判断,触动了善恶良知。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人生和事业道路上稳步前行。

就像“没有任何借口”这条军规,反映的也是一种对规则的敬畏,一种对自我克制的敬畏,一种对努力担负自身职责的敬畏。

当你经常怀着敬畏之心去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时,你就会清醒而正确地认识它们,能够踩在安全线以内去追求梦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