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靠武力与阴谋争夺人口与地盘,就是这些地方豪尊增长自身实力的惟一方法。除此之外,他们似乎从来不知道兴办教育,改进生产技术,扶持工商,也有富厚地方人民,积聚自身实力之效。于是,都是在密室中阴谋暗算,光天化日下劫财夺命,历史就这样陷入一种可悲的循环。更可悲的是置身其间的人并不觉得可悲,反而在传统文化中培植出一种特别的英雄崇拜。崇拜豪杰,膺服强梁。在这样的风气中,全民都被驱从在一条家族间结仇、复仇,再结下新仇的不归路上。有清一代,这些行为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不听皇命,犯上作乱,而没有人从文化经济的原因上加以过研究梳理,也没有尝试过用军事强力以外的手段对藏区土司地面实施计之长久的治理,惟一的最后的手段就是兴兵征讨。但川边藏区地域辽阔,部族众多,即使大清朝国力最盛时,也只是选择一些典型,重点打击。大面上的事情,还是只能听其旧习相沿,当地豪门各自拥兵割据,彼此征杀的情况并无大的改观。即以瞻对为例,清代雍正、乾隆朝两次用兵进剿,也只是致使下瞻对土司势力衰弱,一直被上、下瞻对压制的中瞻对便趁势而起。到洛布七力羽翼丰满,四出攻掠时,又出大兵进剿。但这已不是乾隆时国力强盛的景像了。于是,这次进兵更像是一次示威游行。中瞻对势力并未受到大的损伤。洛布七力销声匿迹不几年,他的第三个儿子贡布郎加复又横行于瞻对地面。
赵尔丰驱逐了驻瞻对藏官,委任米增湘为瞻对委员。将瞻对设为怀柔县。后因与河北省怀柔县重名,又改县名为瞻化。我们记得,瞻对在藏语中是铁疙瘩的意思,那么,瞻对这个汉语名字,在赵尔丰心目中,有将这个两百余年来在清廷眼中坚硬无比的铁疙瘩终于融化的意思吗?
我不惮繁琐,抄录这些史料,自是因为这些材料可作民国初年瞻化一地社会状况的生动说明。更是因为,这样详实细致的材料可以破除两种迷思。一种迷思是简单的进步决定论。认为社会历史进程中,必是文明战胜野蛮。所以,文明一来,野蛮社会立时如被扬汤化雪一般,立时土崩瓦解。再一种迷思,在近年来把藏区边地浪漫化为香格里拉的潮流中,把藏区认为是人人淡泊物欲,虔心向佛,而民风纯善的天堂。持这种迷思者,一种善良天真的,是见今日社会物欲横流,生活在别处,而对一个不存在的纯良世界心生向往;一种则是明知历史真实,而故意捏造虚伪幻象,是否别有用心,就要靠大家深思警醒了。
是啊,和平时代,刀箭都隐退了。历史前进,一些器物的退场自是必然,但何以连宽阔蓬勃的精神也一起狭窄萎顿了。
过了14年,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仅派出一个排,未经战斗就解放了瞻化县城。瞻对,这个生顽的铁疙瘩终于完全融化。
不久,新政权将瞻化县改名为新龙县。那时的新政权,将自己视为整个中国,包括藏族地区的解放者。这个意思,也体现在新改县名举动中。瞻化一名中,要害是那个“化”字——意思是以文明化野蛮,以汉文化去化别的文化。“化”之目的,是一个政治与文化都大一统的国家。而新政权的设想,正式确认是多民族的共和。至于这个目标是否始终坚持,或者有全部或部份的实现,应该是留待后来人的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