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冯岩采访整理)
胡乔木同志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央的一颗智慧巨星。他对新中国的建设做了许多重大贡献,其中之一是文字改革。他上承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对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其他文教机构进行具体的领导,不居其名,但求其实。
解放后,中国大陆推动报刊文章的白话化,改革政府公文的文体和程式,提倡汉字横排,普及语法修辞和语言规范化的知识,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实行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这一系列的语言文字工作,都是在胡乔木同志的具体安排和指导下进行的。
扩大自话文运动的成果
五四白话文运动,对小说和散文是成功的,对各种应用文,有的只成功一半,有的没有成功。成功一半和没有成功的突出例子是报刊文章和政府公文。解放后,在这些方面,进一步扩大了白话文运动的成果。
解放前,中文报刊的文章,以《大公报》为代表,都是“半文半白”而“文多于白”,被称为“新闻体”。这种文体,只适合上层知识分子,不适合文化较低的广大群众,即使看了可以懂,读起来是听不懂的。这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没有彻底进行而遗留下来的“小脚放大式”的文体,跟报刊大众化的时代要求是不相容的。解放后,报刊文章,尤其是社论文章,改为容易看得懂的白话文,重视语法修辞和语言的规范化。五十年代,这一改革工作成绩卓著,受到群众的欢迎,在这一工作的背后,有胡乔木同志的辛勤劳动。“文化大革命”以后,文化倒退,报刊文章又大都恢复了“半文半白”,但是不再是“文多于白”,而是“白多于文”了。
中国的政府公文,一千年来,用的是文言,形成一种“等因奉此”的程式。这是“绍兴师爷”的拿手好戏,而人民大众看了如坠五里雾中。解放后,进行了彻底的公文改革,从文言改为白话。废除“等因奉此”,使公文变成平易的散文体。这种改革,五四时代和三十年代,都有人提倡过,可是陋习顽强,丝毫动弹不得。解放后,公文得到了解放,将旧的程式像摧枯拉朽一般顷刻废除。这是白话文运动在应用文中间的扩大。如果没有胡乔木同志的幕后积极提倡,这一改革是不可能如此顺利进行的。
1955年,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接着又举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国语”改称“普通话”,给“普通话”规定明确的定义。这都是在胡乔木同志具体领导下进行的。胡乔木同志提倡,文章要明白像语言、语言要流畅像文章,这叫做“语体文”和“文体语”。他认为,文字改革工作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早在一百年或三百年前就完成了。中国到社会主义时代还在蹒跚地进行文字改革,这是资本主义民主的“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