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12年初版导言(9)

世界艺术史(第二卷):东西并进 作者:艾黎·福尔


在中国,特别是在日本,可以发现更为奇特的事情,从那时起,亚、欧两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时间上平行发展。在15世纪的日本,雪舟、相阿弥、雪村等人代表了一个艺术复兴时代,他们几乎完全摆脱了中世纪蒙古人那种大而全的综合表现形式。这一运动为所有流派灌注的活力,造成了17世纪时与法国十分相似的古典主义,呈现出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科林倡导的注重装饰风格的大手笔。在14世纪,日本的绘画大师早宣等人,便将色彩版画发展成一种优雅的、放纵的上流社会艺术,与此同时,人们发展了精巧的家具制造行业以及对艺术趣味的广泛崇尚。在19世纪,自然主义艺术和风景艺术大行其道,它们的代表人物则是葛饰北斋和庄重二人。我并不相信关于东西方相互影响的说法,因为这种交流在欧洲始于上个世纪中叶,在中国和日本则迟至上一世纪末。不妨说,我们面临的是各个社会在不同时期中共通的东西,一些平行的演进都反映了人类思想在走向自己的综合或分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比如在室内装饰性的世俗绘画运动中,日本的绘画大师强佶和欧洲的勒布隆发明了彩色版画,时间相隔不过数年。乍一看,这种现象的确令人惊讶,但细细想来,难道不是合乎情理的吗?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12世纪,绢本设色,51.8厘米×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1831-1834,木刻版画,26.5厘米×38.1厘米,美国国会图书馆

玲木春信,《雪中相合伞》1750—1770,木刻版画,美国国会图书馆

喜多川歌麿,《宽政三美人》1793,木刻版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