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墨》第二部分 A(1)

天墨 作者:雪静


也许是小说的引人入胜,此次坐飞机我居然没有恐慌感,我读着书,随着书里的情节一步一步走回天浦县,小时候的记忆像被书中文字的洪水冲开了,抑止不住地哗哗啦啦涌到眼前。

我们那座县城不大,却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就有文献记载,明洪武九年设县治时得名天浦,县城的四面八方都与中国古文化之城接壤,一是“和为贵”的和县,二是“无为而治”的无为县,县城虽然不大,自古至今却有许多文人雅士光顾,或在此咏诗,或在此为政。唐代诗仙李白曾作过《横江词》六首,我只记得其中之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棺阁。”

众所周知,长江从发源地开始,是自西向东流的,但从芜湖到邺市一段,却变成自南向北流,因此人们统称这一段长江为横江,而天浦县境内的江域就包括在横江之中,它位于长江的北岸,与邺市隔江相望,属邺市的市管县。

乾隆八年,年仅29岁的清代大才子袁枚来天浦任知县,他勤政不苟,官声很好,次年又调往他乡。后来他看到官场虚伪,人情纸薄,做官忙于吏务,无暇读书,便在33岁的壮年毅然辞官,在邺市购置随园,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写成《随园诗话》和《子不语》等重要著作,总领文坛。

还有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清光绪元年在天浦任知县,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万青选为天浦百姓做了许多实事,诸如筑圩代城,劝课桑棉,疏浚文渠,设厂赈粥,恢复文书院等。据说,周恩来6岁时曾随父亲周邵纲和母亲万冬儿一起去外婆家生活过三年,时常进外公书房读书,有人就此推断,周恩来的颜体加柳碑的书法功底,以及为官清政、爱民如子的做法来自外公万青选的遗传。光绪年间,天浦县共有23任知县,万青选是第二任,在这些知县中,他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位。

县城的建造一定不在万青选之手,据说皇帝亲旨要在天浦县建造百里方城,当政的县太爷昏庸无道,与手下的贪官将造城的钱款挥霍一空,最后只造了个十里方城,有民谣为证:“天浦县破猪圈,老爷打板子,四门都听见。”

天浦县是太小了,小得几乎每家每户都沾亲带故,堂亲表亲更是司空见惯,小时候我妈妈带着我沿街行走,每走几步就会停下来跟人打招呼,我妈妈指着对方说:“叫表姨”,“叫三姑”,“叫四伯”……我于是不停地叫这些沾亲带故的人,要是我不耐烦了,我妈妈会说:“天浦地方小,不是亲就是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