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在大量兴起,兴趣正在成为谋生手段
共享经济和自媒体的流行使得自由职业开始大量兴起。尽管许多职业,例如教练、摄影师、插画师、设计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都能独立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但由于过去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他们只能依赖机构间接地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而如今,共享经济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通过共享经济平台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而很多自由职业者也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与此同时,兴趣也在慢慢变成一种谋生手段,因为只要有一技之长,便能利用各种垂直平台获得额外收入,而不少人则成功地把兴趣和爱好变成了自己的事业。
从工业时代开始,90%的社会人群对工作的期望是进入一家大企业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以此得到稳定的收入和不错的福利。但墨守成规在未来10年内很有可能将被打破。数据显示,互联网的高渗透率已经使得美国自由职业者达到5000万人,占总工作人口的34%。根据某些机构的推测,全世界预计将在2050年有50%成为自由职业者,去公司朝九晚五上班的人将成为少数派。
我相信去中介化和去机构化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换,如果我们可以绕过机构直接实现交易,为彼此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那么机构的重要性便会越来越低。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个“人人服务人人”的世界。
“生命”质量取代“生存”质量,成为第一追求
对过去的那一代人来说,生存是人生第一大事,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家庭与孩子,然而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生存已经不再是问题,生活本身以及生命的质量才是人生的重点,仅仅“活着”是不够的,他们要活得幸福、充实和有意义。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将导致消费观念和需求的巨大转变。于是,消费升级和体验式经济等概念孕育而生。新一代的消费者将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在服务和生活体验上的消费比例也会不断增加。对商业来说,产品设计、视觉呈现、情感连接以及用户体验成了关键。这将为设计、艺术和文创类人才提供大量机会,也会为兼具个性与品质的小众品牌提供大量生存空间。
如果说“自由”和“有钱”曾经确实是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的话,那么这种矛盾正在逐渐消除。多年前,当有人选择离开一份稳定的工作时,我们会感到诧异和不解,而如今,脱离企业选择自由和独立不仅越来越为年轻人所接受,甚至还成了一种实力的体现,因为企业已经不再是稳定的象征,个人能力才是稳定和持续收入的保障。过去一两年,我亲眼见证了身边好几个朋友的离职、成长与发展,他们用事实证明,市场对于才华的“奖赏”远远超过企业。因此,“有钱”和“自由”并非不可兼得,关键在于能力,正如这句话所言:“一个人的收入不是和他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是和他的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