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侠义结交为日后 (4)

刘邦的天下谋略 作者:东雄


后来夏侯婴当上了县衙的办事员,他们二人非常高兴,便凑在一块儿饮酒庆祝。酒过三巡,二人便有些把握不住,互相吹嘘自己的功夫高,最后以技击(即比剑)作为比试。刘邦技高一筹,一不小心,失手刺伤了夏侯婴,被人以伤害罪上告。

刘邦身为亭长,按照秦朝的法律,身为官员,知法犯法要罪加一等,如果伤害罪成立,他不仅要被处以重罚,而且好不容易努力得来的前途,也会由于这件事而断送。

为摆脱困境,刘邦和夏侯婴订立了攻守盟约。在审讯的过程中,刘邦按约定否认打伤了夏侯婴,夏侯婴也极力声明不是刘邦伤害了自己。

后来夏侯婴被查出作了伪证,为此被关在狱中长达一年多,并被鞭笞了数百下,但他始终没把真相说出来,保住了刘邦的官位。刘邦起义后,夏侯婴重操旧业,一直为他赶马车,多次舍命将刘邦救出险境。刘邦当了皇帝后,夏侯婴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仍为刘邦赶马车。因为夏侯婴头脑灵活,又擅长交际,所以成了刘邦的首席军师。

刘邦所交往的这些朋友,都是属于不高又不低的层次的,都是沛县的小官吏。他们当中萧何的社会地位算是最高的,夏侯婴等人则与刘邦相当。

夏侯婴地位比萧何低,但与刘邦的关系却非同一般。起初萧何与刘邦结识时,见夏侯婴十分听信刘邦的话,萧何便开始关注起了刘邦,想知道这个黑白两道通吃的家伙究竟为何受到这么多人的拥戴,时间长了,萧何就被刘邦那种让人说不明白的“领袖魅力”迷住了,不知不觉地就和刘邦成为了朋友。

刘邦还有一个朋友曹参,也是沛县人。他与萧何的区别是,不仅能文,而且会武,还善于带兵打仗。在打仗时,他往往身先士卒,因而受的伤也最多。汉朝建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萧何被定为第一,有的人不服,就质疑道:“曹参一生中受伤达七十多处,为什么不能排第一?而在后方没有生命危险的萧何反而成了第一?”从这里可以看出众人对曹参的佩服程度,可见他的功劳确实不一般。

曹参在与敌军作战时能独当一面,驻守地方时能保一方安宁。他在刘邦率先攻入咸阳的战争中,立有大功。刘邦死后,惠帝刘盈命他任齐国的丞相。齐国有七十座城,曹参用黄老之术治理齐地,九年中,齐国一直安定无事,百姓得以安居,朝廷也稳定,百姓称他为“贤相”。萧何死后,他又代萧何为汉中央政权的丞相,为汉相三年而终。

在曹参做汉相期间,他坚持萧何所制定的方针、策略,使得汉朝初期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很快恢复,人民安居乐业。百姓们歌颂他说:“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不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萧规曹随。

应该说,刘邦对自己前途的选择是明理而智慧的。身为一个卑微的农家子弟,他竟从来不设想如何安心务农。然而倘若他安心务农,又怎能干大业,定天下,做皇帝呢?

当时天下已统一,秦始皇焚书坑儒,英雄无用武之地,因而武不能从军建功,拜将封侯;文不能读书以求功名;经商又无雄厚的资本,唯一可行的就是从基层小吏做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刘邦志向已定,但他当时的志向并非就狂妄到想要做皇帝,而其目标却是高远的,那就是做一个大人物。

阅读启示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刘邦不会干农活,却深谙交友之道,他性格豪爽,为人豁达,慷慨大方,以信陵君为偶像,交上了一大批三教九流的朋友,成为他日后发迹的得力干将。这真是“朋友多了路好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