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执政的晚年,全国政局已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他北征匈奴、建筑长城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加上原先进行的修驰道、宫室以及骊山陵的工程,使政府原有的人力根本不足派用,只好由民间征调大量的劳役。
过去,虽然秦法严苛,但对调派人民做劳役却非常谨慎。因为法令是用来集结国力的,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违农时,甚至发动战争也要选在农闲的时候。
尤其是劳役这件事,原本是大家利用农闲时间奉献劳力,来加强国家建设、促进社会繁荣。现在征召太多,影响农民正常耕作和生活,农民自然要变成苦役了。
征调劳役的命令,终于也到达了泗水亭。作为秦王朝的一名基层小官吏,泗水亭长刘邦本应一切“服从命令听指挥”,但近一段时间来,他却越来越看清了秦王朝的这些苛政对人民的残害,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全部去做劳役,谁去耕种田地?况且还要缴税赋,老百姓怎么生活得下去呢?我身为亭长,日子还算过得下去,但这些老百姓哪个不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呀!”
秦王朝利用早年的什伍制度,将全国各地的户口资料掌握得很好,一里25户有多少男丁,随时都有统计。而且秦朝建立了户口簿籍,以此为征税及征调劳役的凭证。由于全国的统计资料依地区保存在政府办公室中,地方官又采取轮调制度,根本不知道以前报上去的数字,因此谁也不敢对现有户口报假资料。接到征调劳役的命令后,沛县县令不敢怠慢,立刻编造名册,并派遣属下的各亭亭长负责领队的工作。
这次的劳役是建筑骊山陵,这是件极其艰险的工作,加上大家对过多的劳役颇为反感,负责领队就更是件危险的差事了,万一有人结队逃亡,领队也要连坐论罪。
在考察了所有亭长的领导能力后,县令认为只有刘邦压得住阵脚。尽管刘邦一万个不愿意,县令的命令他也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带领征调的五百多人出发了。
从沛县到咸阳,有几千里的路程,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全靠两只脚,又携带笨重的炊具和野宿设备,日夜兼程,非常艰辛。出了县城,迎面吹来萧瑟的秋风,队伍中便开始有人抱怨了,有的怒气冲天骂县令,说他心狠手辣;有的诅咒差吏,说他们该断子绝孙;有的人则唉声叹气,诉说家中有白发老母和弱妻幼子,他们走了,家里将无人支撑;有的人则泪水涟涟,担心自己此去会一去不复返。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刘邦心中不免也伤感起来:“我虽是押解的人,但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现在和你们同向西行,与你们又有什么区别?去骊山山高路远,谁知一路上会出什么事儿呢?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妻子儿女没人照料。想当初老丈人说我有贵人之相,如今我都38岁了,却也不知贵在何处,连妻子儿女都顾及不了,还有什么好前程呢?
刘邦一路上心事很重,没有想到走出县城才30多里,就发现少了好几个人。原来,他们看刘邦脸色阴沉,只顾着想心事,而他们本身就思乡心切,满腹牢骚,加之感到前途茫茫,见到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那些比较机灵的人,便乘刘邦不备,偷偷地溜了。虽然发现有人逃跑,但监管的人员太少,山路又崎岖复杂,也没办法搜捕。
这时的刘邦真是束手无策,只能装作不知,继续领着剩下的人往前走去。
接下来,逃亡的人越来越多,刘邦害怕了,他担心这样下去,到咸阳恐怕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怎么交代?如交不了差,身为押送官员,只有死路一条。怎么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干脆好事做到底,把这些人全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