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出戏《杀狗劝妻》,说的是楚国的官员曹庄,因为母亲年迈,就辞职回家打柴,赡养老母——那时候的人不像现在,士大夫要先齐家,家里的事儿安顿不好,就不愿意出来做官,政府也不欢迎这样的人当官。您说了,那为什么君王不给他一笔钱让他养母亲,别那么辛苦地打柴耕作?那时候的人不愿意要不明不白的钱,即便一般老百姓,也信奉骤然得财,非人之福。没有功劳而得食禄,一来君王不会给,二来这些都是民脂民膏,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要。曹庄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经常砍柴到集市上去卖,换钱养家。他的妻子焦氏刁蛮馋懒,经常刻薄婆婆。有一天曹庄上山砍柴,焦氏自己做好吃的,却不给婆婆吃,婆婆饿了一天,向焦氏要吃的,反而被焦氏打了一顿。曹庄回来,见母亲脸色不好,好像没吃饭的样子,就问,曹母便有所保留地将焦氏一天刻薄婆婆的事简单地说给儿子听,老太太还生怕自己给小两口儿翻是非。曹庄叫来焦氏问话,焦氏反咬一口,胡搅蛮缠,连哭带闹,把曹庄都搅和蒙了。焦氏得寸进尺,要曹庄将母亲赶出去,不然就离婚,曹庄不跟她一般见识,均不答应。焦氏蹬鼻子上脸,激曹庄没本事,要是有本事就拿一把钢刀将我焦氏杀了。话说到这个份上,真是逼鸭子上架,逼哑巴说话,欺负老实人欺负到家。曹庄一时气极,大喝一声,拔出钢刀一把,照着焦氏就劈过去了。焦氏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往曹庄母亲房中跑,嘶喊求救。曹母见状,连忙阻拦曹庄,举起拐杖隔架曹庄的刀。曹庄愈加气愤,反复扑杀焦氏,撵得焦氏满屋子乱跑乱躲。这时候,曹家的一条狗凑热闹,跑过来也跟着吠叫,曹庄向焦氏奋力一砍,怎么那么巧:焦氏一缩脖儿,狗一仰脖儿,“哗啦啦钢刀起狗头落下,把一个焦氏女活活吓煞”!曹庄砍了狗头,诧异间,被母亲的拐杖打落了钢刀。焦氏又扑上来抱住了曹庄的双腿,求饶不已。这出戏依我看,数秦腔老艺人宋上华与杨令俗两位先生演得最好,现存的录像是两位老先生80多岁时的演出实况,十分耐品味琢磨,宋上华先生扮演的焦氏,虽刁蛮馋嘴懒,但不似别人演的那么粗俗,有一种戏中人的感觉,别人演焦氏追求效果,恨不能在台上撒泼,就很低俗了。您不信,可以对比一下。我观宋上华先生的表演,想象:即便传说中的荀慧生、筱翠花也不过如此。
这里要说的是,曹庄惩戒妻子焦氏,好说歹说都不听,气极举刀就砍——我过去看这出戏,总觉得杀狗跟劝妻关系不大,即缺乏必然的、内在的因果关系。现在思之,关系正恰:但凡人被气到曹庄那个样子,情绪极度亢扬激动,胸中怒气勃郁壅塞,那就非要给现实兑现点什么后果不可了,否则那个情绪落不下来、气愤难平。就是说,曹庄如果是个外人,焦氏再胡搅蛮缠,用话激他,也不至于挨刀被杀。但是人在气头上,很难有板有眼地处理问题,所谓“激情杀人”一说,在这里用得上。这时候,那条该死的狗充当了英勇献身的角色,用它的头和鲜血缓解了曹庄的怒气,满腔的激愤算是有了一个着落点。否则,非要杀了焦氏不可。
焦氏经此惊心动魄,死里逃生,身心大受刺激。加上曹母的劝慰,焦氏表示要痛改前非,孝顺婆婆。戏在欢乐中落幕。
人与人闹矛盾,往往以气对方为能,以气对气,这是很不明智的。惩戒晚辈下属,不是变态地真正伤害对方,施惩者和受惩者均要有一个默契,不是你死我活那么真仇恨。所以,做晚辈下属的,要能认错赶紧认错,千万别顶着,为一口没意义的气顶着,对谁都不好,若将恶气兑换成现实的恶果更不好——钢刀向你砍过来,未必有条该死的狗正好仰起它倒霉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