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独立之日,发现电影的多种可能(1)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作者:木卫二


几年前,昆明“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负责人易思成来信,说他们的影展遇到一些资金方面的困难,恐怕难以为继。看完信,心里有些难过。对一个热爱独立纪录片的人来说,我知道他所处的多重困境。就连最活跃的影评人都不是太了解这些电影的存在,更不要说越来越商业化的媒体。独立纪录片和公众之间缺乏最基本的沟通渠道。所以,这样一个影展在财务上的困难就很容易理解了。

钱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解决了财务问题,我和易思成商量,建议他请几个影评人来参与电影节。这样可以让这些纪录片获得评论的关注,他们如果愿意写文章,在网络或者媒体上发表,纪录片导演的创作也就有了必要的回应。现实总需要一点一点改变,如果连影评人都不关注,独立电影就很难获得公众的理解。思成觉得这是好主意,他提出了影评人的人选,我建议加上木卫二的名字。

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了四年电影理论,转行当导演后一直也还关注国内影评的动态。2000年前后,新兴的网络,特别是论坛和博客,让爱电影的人突破地域的限制在网络空间重新聚合。那时候人们在“西祠胡同”里热烈争论,甚至“大打出手”。新旧交替时期,学院派文化分析式的研究及谱系式的评论式微,新兴影评人将“独立电影”在网络上主流化,与导演一起冲撞出一片话语空间。不久,《英雄》开启了中国大片模式,随之而来的是电影的市场化浪潮。随大片而来的商业宣传及营销模式,让掌握资本的制片人凭借资本的力量,与主流媒体迅速合流。那个年代开始有了“控制口碑”等专业术语,网络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影评人散了,有人当了编剧,有人当了导演。

木卫二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读者视野中的。他从福建来到北京,似乎并不知晓中国电影深久的内部之争。应该说,他对这些毫无兴趣。他的工作背景是业已成熟的网络下载,对他来说中国电影只是电影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下载,以及他的年纪让他轻易进入一个没有世俗“国籍”的电影王国。他是福建人,对严浩的《似水流年》情有独钟。

这部影片拍摄于潮汕地区,这里靠近福建,有与他气息相通的河流、桥梁、语言与风俗。木卫二去到这些地方,拍摄照片,用微博发表出来,传达他的体感。这些体感在他的电影评论中非常重要,构成读者进入这些电影的感性通道。用文字描绘电影的美感,非常考验评论者的素养,符号化的盖棺定论,和掉书袋的考证类比都相对容易。导演的工作是将“词穷”的部分拍摄为影像,好的评论是将影像的意蕴还原于文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