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细说关系

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的起因 作者:于阳


四、细说关系(1)

直观地说,关系就是可以办事的熟人,凡是可以办事的熟人就是关系。这样说,最好理解,不过要参悟透内涵,还须进一步揭示。我们从熟人说起。

在中国,熟人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名词,但若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给出个定义,倒颇费周章。

“生”“熟”和“不熟”

孔子云:民以食为天。中国的汉民族是个讲吃的民族,“吃”的体验是评价世间万物的原型,以致“生”“熟”二字广泛使用,浸透了人际关系。

什么是“生”,什么是“熟”?若用现代语言解读,是将人际交往比作烹饪,“熟”就是频繁交往,“生”就是很少交往。所谓熟人,就是自己密切交往的人,生人就是没交往的人。当然要注意,熟人的反义词并不是生人。生人是指陌生人,即完全不认识的人。熟人的反义词是“不熟”的人,是肯定认识但是交往不多的人。“我跟他不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跟他认识,但交往不多。生、不熟、熟悉,是三个层次。严格意义的熟人,只是面对面交往人群当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来往密切、常常相互帮忙的那一部分。所以,熟人是有频繁交往的人。

熟人和关系大体上是同义词。熟人即关系,关系即熟人。这样说,事实上大致不错。交往和利益互动,是很关键的要素,是“不熟”的人演进为熟人的要点。“不熟”的人与熟人之间并没有截然界限,要看利益交往行为的频率。只要带有利益互动,熟人背后的人情交换程序自然就会启动,“不熟”的人也可以转化为熟人。

面对面的“初级群体”

为了深入理解“熟人”含义,这里不妨借用社会学的“初级群体”概念。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是指由面对面交往方式维持的群体。“初级”二字特指面对面的交往,即通过身体感官直接接触的交往。它不同于另一类依靠符号、文字、文件、制度等抽象载体凝结的群体,后者叫做“次级群体”,譬如国家、政府、大型社团、协会和互联网。

前现代的社区大多是初级群体,靠面对面维持运作,譬如一个村庄、一个街坊、一个衙门、一个朋友圈子、一个帮会山堂等等。面对面是前现代社会的世界性结构力,抽掉这个因素,传统的组织体系肯定瓦解。面对面是传统组织的基石。不见面,便无法合作;不合作,便没有社会群体,便没有任何实际活动。在古代,不见面的抽象合作基本不存在,即便是今日,“见个面、吃顿饭”仍然是合作的流行方式,是制度程序和市场经济的补充。假若与陌生人合作,就心里不踏实。与之相反,现代团体的属性反而与见面无关,它依靠抽象符号譬如法规、章程、文件、合同、互联网络等从事合作。这些文本与法律和制度程序背景融为一体,一旦发生争议,可以由法律强制力来规范多边利益关系,而不需要见面来解决问题。尽管见面还是一种从属的交往方式,但已经不能当作一种心理保障和信用体系,现代骗子也可以利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欺诈。

关系或关系网的性质属于初级群体,就此点而论,它是一种前现代组织。

四、细说关系(1)

熟人不止于熟,弦外之音是办事

在一些方言区,“熟”与“认识”,二者总是混用,毕竟关系学是世俗社会的产物而不是学院派的产物,严谨不是它的性格。比如说,“机关里我有熟人”“机关里我人头熟”以及“机关里我认识人”,这三句话意思相通。海南话还有一个说法:“懂人”——“机关里我懂人”。所谓“认识”,当然不只是知晓姓名那么简单,其实就是熟悉。每日上街买东西,固然与售货员、摊贩认识,那也不算熟人。因为大家属买卖关系,由市场规则决定,不由人情决定,这就不符合熟人的要件。

熟人的要件,是在人情交易规则、相互委托行动上互相认同——你是我的关系,我是你的关系,然后能开启运作,走人情、办事情。至于事情,则因人而异,世道太平的时候要特权,不太平的时候要谋生。并非所有亲戚、同乡、同学、邻居都是熟人,都是关系户,这要看相互之间有无利益往来。没有利益往来,办不成事,或不肯帮忙办事,是亲戚、同学、同乡也不叫熟人,不算作关系。中国有一句民谚:“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写照,因为血缘隔得远,或住地隔得远,八竿子打不着,不如近邻那么亲密,平时有照应。照此类推,岂止远亲不如近邻,近亲也可能不如近邻,亲哥哥不一定比邻居好使,特别当兄弟为财产大打出手的时候,反倒不如远亲近邻。这蕴含一个道理,交往比血缘重要。说到这里,读者可能疑惑,不是说传统的家族薪火相传最要紧吗?怎么变成私人交往比家族关系更要紧了?这就是文化演变史的关键。其实,关系网代表的江湖文化早已完成了对古典家族文化的颠覆,价值中心已经从家族转移到个人。

但是,变迁没有止境。过去一百年还在唠叨“远亲不如近邻”,今天又过时了。近年,传统民居大院普遍被高层公寓替代,各家各户铁门一关,来往就少了,有人搬进新家三年,对门邻居一概不知,也没兴趣打听。当代公寓的邻居们很少在楼内串门,反倒与城市远处朋友们经常来往,遇着事情也相互照应。这个变化,于是推翻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定论,反而更凸显熟人概念的本质,不是血缘不是地缘,而是利益互动,是需要时相互帮忙。而原先被重视的血缘和地缘,只不过是近代生活的依托。

关系的精髓是传导,这是它立足之本

由于“熟人”的说法有歧义,所以日常惯例说法慢慢集中于关系上面。“关系”二字,更加精确、凝练,而且干脆直奔主题——就是能办事,免得与一般点头之交混淆。认识是认识,关系是关系。率直是时代的主题,有利于大家交易费用的降低,譬如,称呼当官的,连“长”字都省了,直接称某局、某处。级别是官场文化的本质,多称一个“长”字显得啰唆和浪费。

关系的精髓是什么呢?如果国人要把“关系”译成外文给外国人解释,是意译而非音译,就碰上概念内涵问题。有一次,笔者请教一位在美国讲授英美文学的华裔教授,“关系”二字可否译成Relation?他做了出乎意料的回答:“Relation只代表关系的字面含义,更传神的译法是Connection。”作者顿觉醍醐灌顶,英文Connection是联结、衔接、接驳的意思,这恰是关系在江湖语境中的准确含义——一个人联结到另一人,就像互联网网页的“链接”。有时用英文解释中文名词,反倒比中文还管用。黄仁宇在《关系万千重》中有时将“关系”音译为Guanxi,当外来语使用,意指某种半合法、半非法的灰色行为。两相比较,仍感意译Connection更传神,对国人反思“关系”有所裨益。

四、细说关系(1)

关系的滥觞

“关系”二字在中国耳熟能详,涵义几乎融进骨子里,可以脱口而出,不假思索。然而这种说法,滥觞于何时呢?

“搞关系”一词的大量涌现和流行,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此前,关系的说法在文献中几乎没有。也就是说,那时的“关系”二字是汉语“关系”的本义,即联系,而不是“搞关系”。当然,严格地说来,没有“关系”的说法不等于没有搞关系的事实。搞关系、走后门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为中国文化与生俱来,只不过在其萌芽时期未被概括为抽象的“关系”,而是用各种带有亲情色彩的称谓表示“关系”,譬如,“亲戚”“朋友”“叔伯兄弟”“同窗”“门生”“老乡”“表亲”等等,未将包含“搞关系”“走后门”等内涵的众体提炼成一个统一的符号。未提炼,也说明“搞关系”尚未流行,尚未平民化、制度化。“关系”一词走向前台开始流行,并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惯例制度的崛起。这种抽象提炼过程,明显增强了一种冰冷的色彩,不再谈亲情、友情、学谊,毅然决然地抽掉温情的面纱,将利害关系赤裸地凸显在眼前:是亲戚、朋友、同学……那又怎样?大家在此一律平等,都是“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对象而已。当然,这只是价值蜕变的内心独白,并不排斥嘴巴上“咱俩谁跟谁”的曲意逢迎和逢场作戏。

在清朝以前的文献中,没有今日意义上的“关系”这个词汇。那时的关系,都是其原始语义,即联系,而不是指走后门的熟人。在古代文献中,第一次或较早地出现“关系”这种说法,是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全书仅在第二回出现过一次,不过不在正文,而是在对“过班”这一台词的注释。原文总共九个字:“过班:过通关系而升官。”此“关系”,即今日关系之雏形。

自20世纪以后,“关系”在文献及口语中的使用频率日渐提高,曾一度在20世纪中后期“文革”中达到顶峰,并一直延续至今。在今天,关系概念是人所共知。在日常口语中,托熟人、走后门含义已经超过原始语义上升为第一含义,在托人办事中谁都不会误解它的意思。而它的原始语义即“联系”的含义,则萎缩为一种书面语言,基本局限在学术和政治文本里。

四、细说关系(1)

关系何以称“关系”?

关系作为一种特指的符号,具有特殊的生成结构。

从符号学看,符号的“所指”是内容问题,应该是针对已存在的客观事实。但符号的“能指”,即符号名称的选择带有偶然性。为什么选择“关系”来称呼关系,而不是其他?是谁选择了“关系”称呼?为什么在特定的时机选定和流行“关系”这一称呼?这要归结到近代社会的移民性质与社会主义语言文化的交叉。

依托移民迁徙的江湖秩序,其组织模式的发展和繁荣,通过对大众文化和行为规范的渗透,在20世纪积累了丰富的小传统底蕴,至此时需要进一步改造、整合和规范,需要用新概念和新符号来加以提炼和标识,以利于惯例制度的进一步提升。对新符号和新概念的需求是必然的,但选择什么样的符号则是偶然的。因之,这一时代出现的新符号就不可避免地打下了当代的烙印。

关系名称的认同、流行和时尚化,与集体主义体制的话语习惯有关,与集体主义的精神无关,仅仅是一个话语习惯而已。尽管,早在清末就有“关系”的零星叫法,但并不流行,不成为大家认同的主流话语。《官场现形记》只是“关系”说法的星星之火,“关系”说法的真正燎原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组织体制下,所有工、农、商、学、兵、政、干……都要填写人事档案。标准档案格式都有“主要社会关系”一栏,要求填写近亲和密友。每个人从上小学开始到进入工作单位,填写的表格不下百份,每份都有“主要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比照一下,“主要社会关系”在老百姓的世俗眼光里都是些什么人呢?很显然,就是那些来往密切的人、相互有照应的人、生活上相互帮忙的人、有重大事情发生时靠得住的人——三姑六舅、七大姑八大姨、老同学、老哥们儿,这些人似乎就是“主要社会关系”了。几十年来,大家一面不停填社会关系表,另一面也不停托社会关系办事,久而久之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所言,就像马戏团驯猴那样,建立了条件反射。托关系的人就是档案上的人,“主要社会关系”,或简称“关系”,就是那些走后门对象的统称了。习惯改变了人们的语言,把所有能走后门的人通称为“关系”,“关系”就这样进入主流话语。

从“熟人”到“关系”,并不是换个说法那么简单,它标志关系网操作从经验进入理性的高级阶段。以前各种称谓诸如亲戚、老乡、熟人、同学、师生、同事等等,都被冠以一个相同名称,包容在这一个共同概念之下,被同等看待。或者说,被抽象出共同的价值。原本在古典社会中,亲戚、老乡、师生等所具有的亲疏、情义、轻重、等级的诸种价值被轻飘飘一笔勾销。这就像砍一棵树做木棍,所有的枝叶都削掉,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所谓关系,无非是可以托办事的熟人,无所谓亲不亲、友不友,有用即可。白猫黑猫,能办事的就是好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