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画复兴中的某些因素(1)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作者:迈克尔·苏立文


人们可能奇怪,为什么传统绘画恰恰在传统文化处于颓势、中国的文化生活处于势不可挡的现代化和西方化的时刻,出现了如此充满活力的复兴?似乎最可能的,又最难以证实的理由是,国画复兴来自对西方艺术挑战的本能的回应。情况很可能就是这样,当然其他的力量也在起作用。国画的新生,始于19世纪最后几十年里上海的财富和赞助人的刺激,又进一步被反清情绪、以及导致1911年革命的民族意识的增长而推向前进。席卷全国的整理国故运动是中国新的自我觉醒的表现。用传统风格作画,就是宣告一个人对中国文化的忠诚。20世纪初的社会革命毁掉了传统的精英和文人士绅。绘画作为一种娱乐和消遣,在新的职业阶层中流行起来。更有甚者,梁启超、胡适和蔡元培都宣称,文化必须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的。但是只要历代绘画精品被藏在紫禁城高墙的后面,或作为只有享受特权的人才能够接近的私人藏品,这个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然而,末代皇帝溥仪于1924年被逐出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于两年后成立,中国的艺术遗产潜在地变成了公共的财富。不久,更多的博物馆建立起来,到1937年,据统计,有146家博物馆以及各式各样的画廊遍及全国。而35年前,在中国一家博物馆和画廊都没有。但同时,中国忽视她自己的艺术遗产,因为肆无忌惮的商人从佛教洞窟中砍下雕塑、怂恿违法的盗墓活动,并将难以数计的大量艺术品卖给外国收藏家和博物馆,而这些艺术品绝不应该离开自己的国家。无论如何,外国人对中国艺术品的渴求,也带来了这样一种效果,即大大提升了它们在中国公众眼中的价值。1935—1936年在伦敦的伯灵顿大厦举办了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品从紫禁城运出,通过一艘英国皇家海军巡洋舰运到伦敦,这样才使中国的艺术声誉得以恢复。在中国,艺术实践始终是一种社会活动。画家为朋友作画,经常在有朋友做伴之时,那是一种愉快的含有鉴赏意义的雅集,酒加上闲谈,营造了理想的气氛,画家便在这种氛围中挥毫作画。酷爱笔墨艺术的文人社团一直存在着,但此时这类社团激增,扮演着一个新的更加公众化的角色,既作为艺术遗产的看护人,也作为画家、书法家、鉴赏家和收藏家聚会的场所。收藏家的知识和藏品广泛地来自这些社团的展览和出版物。王个簃晚年回忆1920年代上海的国画圈子,谈到艺术家聚集在吴昌硕的家里,彼此相互观摩书画作品。[33]刘海粟也是那里的常客。吴昌硕去世两三年后,他的孙子吴东迈创办了一所不大的私立国画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由于蔡元培的赞助,在它短暂的历史中吸引了吴昌硕生前一批朋友和学生加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