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 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张廷玉(5)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作者:罗振宇


当时的军机大臣里有一个人叫汪由敦,后来也是清代的名臣。此人是张廷玉的弟子,他一看皇帝脸色不对,就赶紧写了张小纸条让小厮送到张廷玉家,提醒老师小心点儿。

可张廷玉真的是老了,他做了一件糊涂得不能再糊涂的事——第二天天不亮就跑到宫门前去请罪。要知道,这时候皇帝的谕旨还没到张家呢,这不是明摆着告诉皇帝有人给他通风报信吗?张廷玉年轻时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但他这时真的是方寸大乱,神智已昏。

这让乾隆皇帝怎么想?谢恩的时候你说有病来不了,一听说我发火了,就立即跑来请罪,还有人给你通风报信,在我这儿搞“潜伏”?乾隆皇帝就下了道谕旨把他一通大骂,意思是,鄂尔泰好歹还平定了苗疆有点军功,你一个秘书有什么功劳?最后的处理意见是,我老爹说要让你“配享太庙”,这我不管,就给你了;但是你的伯爵是我封的,这东西你得给我留下。反正咱俩没感情了,你就走吧。

这下张廷玉可就没招了,把伯爵这份不世出的恩宠生生地丢掉了。但是他也认了,准备来年三月卖卖东西,卖卖房产,然后就回老家。

难关彻底结束,落寞而死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春风一起,正当张廷玉要南下的时候,又出事了。乾隆皇帝的长子永璜死了,这是乾隆皇帝最钟爱的一个儿子,而张廷玉是他的老师。按照情分,葬礼是不能不参加的,所以张廷玉又以老迈的身躯参加了永璜的葬礼。初祭刚完,张廷玉又上表说要走。你想想看,还沉浸于丧子之痛中的乾隆皇帝,面对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老东西,还能饶得了他?

不过乾隆皇帝的手段还是比较高明的,他下了一道谕旨,问张廷玉:“你自己说,你还配不配‘配享太庙’的荣誉?”这让张廷玉怎么说?张廷玉只好叩头免冠,说自己死罪,说自己不配。乾隆皇帝就顺水推舟,说既然你说不配,那就不给你了,你可以走了。

所以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春天,张廷玉回到安徽桐城老家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伯爵的名分没了,“配享太庙”的荣誉也没了。当地的地方官谁还敢接待他?大家都得避嫌,只有他的几个侄子把他接回了老宅。他“吱呀呀”推开大门,然后默坐半晌,从此就病了。

按说张廷玉被追夺了爵位,又被追夺了“配享太庙”的荣誉,落寞地回到了安徽老家,故事就应该结束了吧?没完。因为乾隆皇帝心里的恶气压根儿就没出来。

终于,机会来了。有一个叫朱荃的人,是张廷玉的儿女亲家,翰林学士出身,当时放了一任四川学政。放一任学政就是到一个省主持当地乡试之前的科考,很多想参加乡试的学生就会给他送拜师礼,这样就能揽一大笔银子回到京城。

清朝时,在京城当翰林是非常穷的,那几两银子的俸禄根本养不活家里,只能借债度日;怎么还债呢?就得跟债主、当铺说,将来我放一任学政就还你钱。

朱荃刚放了四川学政,就接到家报说老娘死了,于是他心里就纠结起来,到底是要银子还是回家奔丧呢?最后他做了一个决定:匿丧不报,直奔四川挣钱去。此事后来被人告发了,在当时的伦理环境中,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就是禽兽不如,是典型的小人。

于是乾隆皇帝又来劲了,下了一道谕旨:张廷玉你和这样的小人结为姻亲,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回奏”。

说实话,乾隆皇帝这道谕旨有点儿不讲理。张廷玉怎么知道他的亲家会做这种事呢?所以张廷玉写的回奏也特别有意思,他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跟他结姻亲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的,要不是皇帝您点醒,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才如梦方醒。就是说,我实在没招了,我就承认我老糊涂了,您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乾隆皇帝一想,张廷玉伯爵的身份没了,“配享太庙”的荣誉也没了,还要怎么惩罚他呢?这样吧,让他把我们家三代皇帝赏赐的所有东西,什么字画、小扇子等,都给我还回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