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产生混淆的根源。认为杰出的成功人士一定就是资优者。事实上,人们混淆了这两类人身上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埋头苦干者的确具有高智力,但却是一种能够适应社会的智力,是一种和所有人的智力相似的智力形式,而且只是数量上有差别,而非质量上的差别。埋头苦干者具有数量上较高而质量上没有差别的智力。此外,具有这种能够适应社会的智力的人懂得在工作中将其智力最优化,并将其变成成功的力量。
这些人能够轻松地在学业和职场上获得成功,甚至从人文角度(取这个词最古典的意思)而言,他们是成功的。这些人是老师们心目中的好学生。这些人从幼儿园到职业生涯,一直名列前茅。当然,我们是需要优秀者的。这强调了竞争,不会让人认为有什么不公平。没有人认为一名比对手更“具有天分”的网球选手取得联赛胜利是不公平的事;也不会因为某位作曲家因为自己的天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处于陶醉状态的观众,而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事。那么,为什么智力是可疑的呢?对于这一切可能使之不快的人,我们可以退一步说:那些模范儿童,那些埋头苦干者好像会成为焦虑的成年人……
但是这些埋头苦干者与资优者不同: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潜力,使自身能够很好地适应我们的社会;而与之对应的资优者,则具有更加古怪的、无条理的、糊涂的、强烈的、杂乱的智力特点,这使得他们的“格式编排”更加困难。对于资优者而言,要战胜的首先是自己,是将自己对于世界的思维和理解驯服并疏通成线性、集中的形式,并同时抚平自己敏感性中最敏感、最痛苦的地方。这是资优者的第一大挑战。之后,也只有在这之后,他才能思考如何应对这个世界的问题?如何达到别人的预期?他自己如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