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四年,甲辰,清光绪三十年。位于渤海之滨的津门大地,又迎来了一个寒冷和迟到的春天。
天上的云和地上的风相互追逐着、厮打着,把天地间搅得一片混沌,太阳躲到遥远的背后,脸上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若无其事地望着这对冤家不厌其烦的纠缠。
一条凹凸不平的古道铺向远方,浩繁卷帙地连接起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它如同大地上裸露的一根粗大的脉管,注入人类生命的腹地,煞费苦心地去选择自己的生存诉求。
几株枯树,几座泥屋,年深月久地伫立于大道之旁,寒冷却温馨,贫困却平和,炊烟天天照常升起,拖着长长的烟迹,明暗有致、层次分明,构成一道最简约的风景。虽无美可言,但总是慰藉着人们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灵。
天犹未明,吕碧城就逃出舅舅在塘沽的盐署,跳上了去天津的火车。
然而她一文不名,庆幸遇到了天津“佛照楼”的老板娘,不仅帮她买了火车票,还一路带她到《大公报》所在的法租界。
车厢内灯光幽暗,然而透过小小排窗,把光与影投射到车轮的脚下,仿佛为那趟列车挑灯引路,轨与轮相亲相爱,耳鬓厮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洒下一路急促的喘息声。
吕碧城瘦弱单薄的身子靠在椅背上,伴随列车的滚动而颠簸着。她毫无困倦,思绪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了盐署,与舅舅严朗轩为“访女校事”那场极不愉快的争执,最终带来的是舅舅的骂阻。她只好让海防署秘书方小洲夫人先行,随后她再去天津《大公报》与之会面。
《大公报》是一年多前在法租界由国人创建的一份书页小报,社址在狄总领事路(今哈尔滨道)工部局对过,由天津紫竹林天主教总管、大盐商柴天庞(本名敷霖)、天津本地大建筑商王郅隆为主,张连璧(字少秋)、樊国梁(北京天主教堂主教)、李敬宇、朱志尧、严复等人为辅而合办,发起不久,即集股逾万。该报由英敛之任社长,方守六任主笔,馆务由英敛之弟英实夫、英粹夫佐理。
英敛之,姓赫舍里,名英华,字敛之,号安蹇斋主,又号万松野人,祖上于顺治元年随帝入关。二百年后的同治六年十月二十八日(1867年11月23日)出生在北京西郊黑山扈附近的一个村庄,其父靠摇煤球为生,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年少时他常到青龙桥一个茶馆里捡顾客扔下的茶叶包装纸,带回家练习书法。有一天一个道士愿收他做徒弟,他未跟父母打招呼,便随道士进了北京城。在面馆吃饭时,又遇到一个教书的先生,他见英敛之是个可塑之才,转请道士让这个孩子给自己做书童,陪他到各处教馆教书,这便是他改变命运的开始。
在跟先生教书过程中,他也读了不少书,增长了不少文化知识。这其中有一位皇族“将军”的女儿叫爱新觉罗·淑仲(1874—1925)的,是雍正十四弟的直系传人,在跟教书先生读书时与英敛之产生了爱情。此事被“将军”发现后,不仅把女儿锁起来,还要惩办英敛之。因着教书先生出面化解,劝“将军”成全这对年轻人,“将军”也觉得英敛之是个人才,气也消了,于是把女儿许配给了英敛之。
英敛之婚后不久皈依了天主教,学习法文并找了一份工作,还能养活父母和妻子。他热衷政治活动,在城里参加了维新组织,还写了一篇《论兴利必先除弊》的文章,声援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与妻子先后逃到香港、越南,后来又回到云南蒙自做文案,这期间生下儿子千里。一九○○年八月经上海回到八国联军占领下的天津。因找不到工作,只好又携妻儿到上海,以教外国人学汉语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