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教育“死要面子”(2)

给理想一点时间 作者:李志题


现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相关部门为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二十多年连续下发了三十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何以能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不断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校长把自己看作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学生能和自己“共进晚餐”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出现拉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象六:把学生当道具,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程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为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屈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是——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观相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无耻。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的明天和未来?

(李吉明,致力于教育发展研究,著有长篇小说《教误》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