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art 01 只要活着,就会有难题

自在力 作者:【日】山下英子


我自己,以及不断深入实践断舍离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

那就是,烦恼的时间逐渐减少了。

您觉得我在撒谎?不,这是真的。

当然,人只要活着,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即便面对同样的问题,也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深陷烦恼的泥潭之中,以致烦恼变成怪兽,纠缠不休;一是轻松面对,继续迈入下一个台阶。

处于自在生活状态中的人似乎特别善于处理烦恼。从断舍离的角度来看,其中有什么奥妙呢?

断舍离是一种减法解决法,因此当面临一些问题时,比起想做的事,他们一定会先弄清楚哪些是不能做的事。加速之前,必须首先去除障碍。但我们往往有个坏习惯,就是总急切地紧盯着想做的事不放。

在此基础上,我来简单概括一下,获取自在力的过程。

当前的我们,正被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事情以及烦恼堆积而成的茫茫大海所包围,处在溺水的状态,急需解除“不可以做的事”这一障碍,逃出生天。

丢弃物品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我前面的书。在本章中,我将为大家讲解烦恼的断舍离,即心灵整理术的要点。

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脱离地面。在第三章,我将与各位探讨如何弄清自己“想做的事”,即确立自我轴心,获得俯瞰力,继而获取自在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在不停地攀登这个螺旋阶梯,每天坚持实践断舍离。

那么,烦恼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总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对他人做各式各样的期待。然而,那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反馈回来的结果往往并不符合预期。如果能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烦恼自然相应减少,可做到这一点对我们而言却那么难,这就是人性。

不停地抱怨“都是那个人不好”“是社会出了问题”,非但消解不了烦恼,反而会令责备、怨怼的情绪不断累积,形成恶性循环。而这种期待和现实的差距,又让我们一直在不满和忍耐两种负面情绪之间徘徊,表现在有些人总是不停抱怨“……不为我做”“……不让我做”。

没错,也就是说烦恼的多少,等同于“期待与现实的差距”中“差距的大小”。时间越长,烦恼就越多,并且越来越沉重、灰暗。

首先,事实上,一味地空抱期望消极等待,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其次,另一个事实是,期待与现实的落差会反过来伤害我们自身。这两点,请各位务必铭记于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