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忠诚老实(9)

官德 作者:梁衡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起草该决议的过程中,按照体例安排,是需要把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几年历史也总结进去的。在这几年被称为“徘徊”状态的历史中,华国锋有过一定错误。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要不要点华国锋的名。后来,邓小平明确指示:“需要点华国锋的名”。最终,《历史决议》对华国锋的功过做了比较恰当的评价。当时的共识是:这样做,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华国锋本人负责。华国锋同志去世后,中央对他的历史贡献做了进一步评价,党史学界对也他做了更具体科学的分析考辨。

早在19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一直没能如愿。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随后,《大决战》的拍摄开始启动。在先期对剧本的创作中,出现了一个问题,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林彪这个人物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当时有人担心片中反映林彪会有麻烦,主张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要写就把他写成反面人物。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作了重要表态:“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后来,该片公映后,获得了业内外一致的好评。以致邓小平都曾满意地说:“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在编鲁迅的遗作时,编者曾碰到一篇文章,是1935年6月28日鲁迅写给胡风的一封信,信中颇不留情地讥讽了当年“左翼文艺界”的“元帅”。这个“元帅”指的是谁呢?编者拟了一条注:“指周扬,当时任左联党团书记”,后来这个稿件送到了周扬手里,请其定夺。周扬欣然回音:同意此注释。其实,周扬当时完全可以提出“缓注”,不点其名,但周扬还是坦荡地面对了这一历史,这种态度,无疑是更能赢得历史的尊重的。

2011年4月,《朱镕基答记者问》的英文版在伦敦进行全球首发,在这个仪式上,朱镕基通过一段视频,讲了一段话。他说:“我不敢说这本书立论如何正确,更不敢期望每个读者都会同意我的观点。我只想说,我在本书中的讲话都是真话。这是我一生坚持的原则。”“这部书,120多万字,是从1500万字录音里挑出来的。我只讲真话,不讲套话。”在讲话的最后,他总结到:“无论做官的、做人的,还是做生意的,应该都能从中有所借鉴。应该说,对做人的意义比做官还大。照着这样做,不容易。”

2009年10月,就《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他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要出书就一定要讲真话,讲实话。我之所以要出这本书,目的就是为了把经验和教训留下来,把体育上重大事件的历史真相如实告诉大家。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鼓励我说,你不出来说话,就没有人说真话了,历史就这么错下去了,我明明知道真相却不出来纠正,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所以很多读者在读后都感觉十分震惊,看到了很多以前不为人所知的信息。

官做到多大也逃不出人格与人性。于普通人而言,忠诚老实是做人的美德;于官员而言,忠诚老实,就是一个政权巩固的基石。所以,更应注意力戒力持,做到以忠诚老实之心,面对各种事情,无论其大或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