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午夜将至》 后记(7)

午夜将至:核战边缘的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 作者: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


对于苏联在古巴的军事实力,肯尼迪和他的顾问们有很多盲区。他们夸大了一部分威胁却低估了另一部分威胁。情报工作有很多失误,也有很多成绩。在低估风险之后,中情局及时发现了导弹基地的建筑工事,并非常准确地预测了各个基地进入运作状态的时间。但是,这座岛屿存放有战略核武器的秘密却被克里姆林宫保守了30年之久。中情局认为岛上约有6000~8000名苏联“顾问”。而事实上古巴的苏联士兵多达40000人,其中包括至少10000名训练有素的作战人员。

回顾这段记录,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传统观念的腐蚀作用。解读和分析情报比搜集情报更关键。从苏联船只上卸下大型管道的目击报告没有被采纳,因为它与中情局官方观点不相符,中情局认为在古巴部署苏联导弹与“苏联迄今为止的行动相互矛盾”。事后调查把这“情报上的奇袭”怪罪到“分析过程的失误”上。而对贝胡卡尔的核弹头掩体,美国也犯了类似的错误。有多幅照片都拍摄到了核弹头掩体,以及停靠在近旁装有核弹头的运载卡车和起重机。然而,分析师却认为不必对这个基地进行严肃的考量,因为它仅有一道安全护栏,相比之下,苏联类似的设施都配备多道护栏和多处哨站。

肯尼迪当时选择对古巴进行封锁,而没有选择空袭和入侵。他的这一决定,即使在具备我们当前所掌握的情况后再分析,也是难以辩驳的。他并没有冒险挑衅苏联人,使他们做出麦克纳马拉所称的“狗急跳墙”,这么做无疑是正确的。我们应当对他的克制感恩。尽管他有诸多缺点,在政治上犯过诸多错误,但可能正是因为这些缺点和错误,才使得杰克·肯尼迪显露出一种特别光辉的人性形象。在那个时代,政客们通常会妖魔化自己的对手,但肯尼迪却提醒美国人,他们与苏联人有着相同之处且休戚相关——“我们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我们呼吸着相同的空气。我们都珍视孩子的未来。我们都是凡人。”肯尼迪的人性是他的恩典,也是我们的恩典。

当然,也有很多人批评肯尼迪。其中最振振有词的是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他参加过事件早期的执行委员会讨论会。这位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元老震惊于会议的松散,与其说是总统的军事会议,不如说是随心所欲的学术研讨会。他支持对导弹基地进行定向空袭以排除威胁,并且认为对空袭会导致数以千计的苏联技术人员伤亡的担忧不过是“情感上的狡辩”。艾奇逊把危机的和平化解解释为“瞎猫碰到死耗子”。

这不公平。关于导弹危机的故事充满着误解和误算。光靠“瞎猫碰到死耗子”是无法躲过核末日的。我们真正的好运在于,1962年10月执掌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是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和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这样理智而又清醒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