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究时效、绩效,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控会议时间的同时,能够畅所欲言。通过会议,让日常工作有了“议”的动力。但是,会议中的心理禁区你不可不知、不可不避!
开会虽然提倡畅所欲言,但并不代表你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你的言论,甚至“满嘴跑火车”,不谈正题,对一些流言蜚语评头论足,让自己陷入会议的心理禁区而无法自拔。这样一来,不仅不会产生会议期望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你的职业发展。会议中的心理禁区有哪些呢?主要有人身攻击、形式化、“随大流”、专横化、草率化等几种表现形式。
1. 会议心理禁区之人身攻击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总统的时候,和麦凯恩在辩论中使出了人身攻击的招数,本来应该就不同政见展开的辩论变成了一场互揭丑闻的闹剧。
距美国总统大选还有 4周时间的时候,麦凯恩和奥巴马的辩论使出了翻旧账的新招:麦凯恩阵营指出奥巴马和一名激进分子的交情表明奥巴马与恐怖分子有联系,奥巴马阵营则翻出麦凯恩多年前卷入金融丑闻的旧账。两人这番举动使得他们在竞选初期努力营造的良好形象不复存在。
不光是上文案例中提到的美国总统选举,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在西方国家政治会议中都是屡见不鲜。但是,作为企业单位来说,会议中的这种人身攻击要不得。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许多会议从平静开始,很快变成大声争吵,接着演变为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再升级成对对方发言动机乃至对其人格和道德的怀疑。更严重是往往还从语言“人身攻击”发展到“肢体冲突”。会议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仇恨。
心理释疑 给会议中的“人身攻击”下个定义
所谓人身攻击,即某人或某些人因主观意愿针对他人以文字、言论进行攻击。在会议室中,有些人喜好就此“良机”在大家面前说出他的“怨言”——进行人身攻击,让你的形象在部门同事、上司领导面前彻底损毁。
有些人总是喜欢在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因为某个论点而牵扯出别的话题,为了这个不相干的话题而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甚至牵涉到人身攻击或是为了矛盾的说辞辩解,这往往占用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如果你只就主题提出客观的看法,不但可以节省大家的时间、使会议能够顺利进行,也不会因为口不择言而事后追悔不已。
所以,在重大会议之前你必须学会先自我反省——自己所发表的意见里有没有涉及人身攻击,有没有把一些例外的事件夸张成一般事件,有没有夸大其辞,有没有故意抓别人的话柄大肆攻击,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该避免,开会或是讨论应该对事不对人。如果你不能保持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反而利用会议的时间来解决个人恩怨,别人也会这么对待你,把你当成攻击的目标。那么,即使你有很宝贵的意见也不会被大家接受。
聂磊和王宇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同时进入一家外企当销售代表。由于聂磊的销售业绩比较好,半年之后,就晋升成为销售主管。当然,王宇也成了聂磊的下属。为此,王宇耿耿于怀:大学成绩还没有我好,怎么现在就成为我的领导了?
周一早上照常开部门例会,聂磊安排了本部门的工作,并就最近一段时间的销售情况进行总结,对下一个阶段的任务进行了针对性的布置。当时,聂磊提醒王宇的工作方法不对,而且就王宇的不良销售业绩说了他两句。这时候,平时忍耐聂磊很久的王宇怒火中烧,说了一大堆聂磊大学中的“私房事”,弄得聂磊甚是尴尬。
上面的案例中,作为职场新人,王宇没有将自己的情绪处理好,没有把职场中的会议作为自己的表现舞台,而是变成了对他人的人身攻击。可想而知,这件事对聂、王两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若你用言语攻击别人,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必然会引起其他与会人员的反感,最终弄巧成拙,别人也会无视于你,必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作为职场人士,一定要走出人身攻击的会议心理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