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各路英雄催生出一代兵法大师(1)

毛泽东兵法 作者:柏桦


风华正茂的毛泽东投笔从戎,学梁山泊好汉,独服曾文正,贯通西泽众豪杰之气。杨昌济传授兵法秘诀;毛泽东文治武功全面发展,首次显示军事天才,率众书生以木枪、爆竹缴了北洋军的真枪实弹。

1910年秋,一个凉风送爽的早晨,16岁的毛泽东正挑着一副担子走在乡间的道路上。担子的一头装着一件长袍、两条床单和一顶蚊帐,另一头却装着《水浒》和《三国演义》。他将步行30多里,去湘乡县(今湘乡市)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水飞雪浪之花,蜿蜒八面之龙”的韶山冲已离他越来越远了,然而临别前的一幕又浮现在毛泽东的眼前。

黎明时分,毛泽东收拾好了简单的行李,母亲在一旁伤感地看着即将离去的儿子,轻声说道:“要不要去同父亲说一声再见?”毛泽东答道:“不用了。”同时指着留在桌子上的一首诗又说道:“这首诗是送给父亲的。”的确,少年毛泽东在这首七绝中表达了他高远而激动的志向,这志向已明显透出一股迫人的少年侠气: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此时,毛泽东一边又吟起了这首昨晚一挥而就写成的赠父亲的诗,一边大步流星地朝前赶路。

东山高等小学堂的漆黑大门已近在眼前了。学校被一道圆形的高墙围住,围墙外环绕着个七八丈宽的圆池,一道装有石栏杆的白石小桥使学校倍添清幽之趣。加上学校周遭古木参天,风景幽寂,这一切都令毛泽东心驰神荡。

毛泽东很快就通过了入学考试,在《言志》的作文中,他再一次抒发了自己的抱负。校长李元圃阅卷后,激赏道:“今天我们取了一个建国之才。”

从此,毛泽东开始了如饥似渴地阅读。东山学校有一个藏书楼,毛泽东经常从那里借阅各种历史、地理书,他那年轻有为的形象很快就赢得了师生们的喜爱。其中有国文教员贺岚岗,他曾送给毛泽东一部《了凡纲鉴》;有一位留学日本的教员,毛泽东从他那儿了解到了日本的美丽,也感受到日本人的骄傲和强大民族自豪。

但与毛泽东关系最密切的却是他的同学萧子璋,也就是日后成为著名作家的萧三。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在一个神奇的黄昏就这样开始了。一本书震动了毛泽东,随即拓开了这位少年英雄的视野。下面让我们来听听萧三在《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一书中亲切的回忆:

有一次,也是黄昏的时候,游戏完了,到了上自修的时间。摇铃响了。一群小学生经过操场,蜂拥而入自修室去。一个同学和毛泽东一起,也向着学校第二道大门走。他看见那个小朋友手里有一本书。

“你那是什么书?”泽东和蔼地问。

《世界英雄豪杰传》

“借给我读一读。”

过了几天,他很客气地,像犯了错误似地还书给那个小朋友:“对不起,我把书弄脏了!”

那个同学打开一看,整册书都用墨笔画了许多圈点。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迦德邻女皇、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传记。

借书、还书、交谈,毛泽东当场向萧三抒发了他激昂的情怀:“中国也需要这样伟大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高丽、印度的覆辙。你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而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说着说着,毛泽东又热情澎湃地打开《世界英雄豪杰传》,对萧三高声朗诵其中有关华盛顿的一句话:“只是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的战争,美利坚才赢得了胜利和独立。”

在此我们听到了一个兵法大师最初的年轻声音,古今中外层出不穷的伟大人物的形象也在昼夜不停地丰富和塑造着这位少年英雄的形象。除了众多西洋英雄之外,其中还有两位中国大英雄的形象已深深植根于他的心间。一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皇帝;另一位是极具军事头脑的汉武帝。

与此同时,毛泽东在美丽的东山还继续研读他从小就喜欢的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与《三国演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