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各路英雄催生出一代兵法大师(5)

毛泽东兵法 作者:柏桦


这时的毛泽东不仅洗冷水浴,还进行日光浴、风浴、雪浴,游泳、登山、体操、露宿等各种强身健体的活动。他甚至分文不带,作长途跋涉,以“游学”之策略锻炼自己的身体与意志。这套做法与中国传统文弱书生的做法完全不同,近似于一种强有力的军事训练。毛泽东心里开始逐渐明白了,在他日后的戎马生涯中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与过人的精力。虽然这时毛泽东仍为一介书生,并未从事任何军事活动,但他已经具备了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所概括的一个优秀统帅所需具备的几个基本素质:坚定的个性、过人的勇气、深谋远虑及优等的才学机智,而且这几个方面能够均衡发展。一旦时机成熟,这些素质就会让他在军事舞台上大展宏图。

毛泽东此时不仅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口号,而且还在日记中奋笔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体育之研究》。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的个性已经充分形成极其富有特征的两种品质:关心中国之命运;强调勇气、力量和尚武精神是救国之道。毛泽东清楚地表明:“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

接着他又铿锵有力地指出:“操练应是凶猛粗犷的,跳上马背能射击,要能连续不断地战斗,喊一声地动山摇,吼一声乾坤变色,要有项羽移山之力,所有这些都是凶猛粗犷的,软弱娇气将一事无成。”

全文归根结底,指出锻炼身体就是为了战斗,而且体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军事英雄主义。健康的体魄、勇敢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都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他继而赞赏中国历史上那些武勇与事业并驾齐驱者:“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习斋远涉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顾炎武,南人也,好居于北,不喜乘船而喜乘马。此数古人者,皆可师者也。”

毛泽东除了重视体育之外,对杨昌济先生所授“修身”课程也极为认真。我们可从他当时所做的《讲堂录》(即现在称课堂笔记)中见得真切。

在此,我们仅从流传下来而保存在湖南韶山毛氏故居的《讲堂录》中有关兵法的文字摘录如下:

“两军交绥,安者胜矣,骄则必败。”

“矛杀人,盾避敌,各当所用,此谓器使人。”

“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

“夫兵者,国之卫也,非强悍有力者不胜其任,尤非多受教育者不能有功。吾国士人既甚弱矣,则兵出于招募,而无赖鲜识之徒充其选,驱之临战,不待交而先溃,历年国受叵创者以此。”

“毒蛇螫手,壮士断腕,非去腕不足以全一身也。”

“孙武子以兵为不得已,以久战多杀非理,以赫之功为耻,岂徒谈兵之祖,抑庶几立言君子矣。”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无智名,无勇功。”(孙武《谋攻篇》)

“杀人以生人。”

“以久制胜。即恒之谓也,到底不懈之谓也。”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动,猛虎踞于后而魂不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