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围魏救赵与大柏地之战(2)

毛泽东兵法 作者:柏桦


到了2月1日,红四军终于暂时摆脱追兵,来到寻乌境内的罗福嶂。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总结了下山后这几次不利于我军的战斗情况,并认真研究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毛泽东重新作出部署,决定部队沿闽赣边界北上,转进江西东固。

会议刚一结束,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又送来情报,敌人正向罗福嶂包围。于是,红军乘天还未大亮就踏着冰封崎岖的山道上路了。

2月9日,即这年阴历的除夕之夜,红四军抵达了瑞金、宁都边界的大柏地。毛泽东一见这里的地形山峦起伏,真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他略加思索后就决定在此迎敌,乘着新春佳节的来临一扫前几仗的晦气,重振士气与元气。这时,毛泽东内心非常笃定,他明白,当然也是他的直觉及科学在告诉他,战机即将抵达,而胜利之地正是大柏地——一个吉祥的必胜的好地方。

这天阴雨绵绵,更添了几分严峻之意,毛泽东沉着调兵遣将,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的确,大柏地是一南北走向的峡谷,两边高山耸立。林木丛生,是最为理想的伏击阵地。毛泽东命二十八团的两个营和三十一团的一个营,奉命埋伏在大道东面山上,三十一团的两个营和二十八团的一个营埋伏在大道西面山上,两路兵马形成夹击之势。然后,毛泽东交给特务营和独立营特殊使命,即设法把敌部引进伏击圈里来。最后,他又把林彪叫过来,吩咐他领一支人马绕到山口外埋伏,以作奇兵之用。

敌军刘士毅部一路追杀过来,气焰尤其骄横猖狂。

第二天,即大年初一下午三点左右,敌一个团与我前哨接触,两边打了一阵后,我军且战且退,刘士毅部哪知是计,一路狂追过来,被诱入大柏地伏击圈。顿时,枪声与吼声大作,各路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向敌人发起进攻。

战斗一开始呈胶着状态,红军虽有地利,但装备极差,有半数人没枪,而且弹药又少。训练有素的敌军在山炮的掩护下,分别向两边山坡上迂回进攻,步步逼近红军阵地。

毛泽东负责左翼阵地,他披着灰棉毯,在掩体内透过望孔观察着战况。“参谋长,通知梭镖队和大刀队,准备出击!”

毛泽东当机立断,并率警卫排向敌人冲锋。

一阵激越的喊杀声骤然响起。只见红军战士手持大刀、长矛冲向敌人,一时间刀枪碰击,杀声震天。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死亡极为惨重,山坡上处处尸体狼藉。

激烈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天黑。

敌人冲上来,被打下去;下山后又被军官们逼着往上冲,眼看要踏入阵地了,又被红军的大刀梭镖队杀得转身而逃。

一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暗、难分难解。

一个晚上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黎明。

血战在曙光中又开始了,山上、山下、山腰、山沟,到处都在拼杀,敌我双方仍呈白热的胶着状态。

突然山谷口枪声大作,林彪率领一支生力军从敌人后面呼啸杀来。

晨雾中,刘士毅部弄不清红军到底有多少人马,也不知何处又杀出一股神兵,一时心神大乱,慌了阵脚。

顿时,峡谷震荡,群山轰鸣,枪声和杀声再次掀起冲锋的高潮。

这一仗,从正月初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毛泽东自秋收起义出师以来,还从未打过如此凶险的恶仗。但这一仗,毛泽东终于得胜了,共歼敌两个团,活捉了敌团长肖致平、钟桓,缴枪800多支。大柏地之战是这次转战以来首次最重大的胜利。被动局面被扭转了,红军的士气得到极大的鼓舞。

毛泽东这次用兵,首先是择有利地形布下口袋阵,然后又以林彪用为奇兵,最终取得胜利。这套战法与《孙子兵法》的《势篇》不谋而合。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射是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