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如何走路”
小爱盘腿坐在椅子上,拒绝把脚放在地上。她的母亲坐在一边,随时准备在小爱起身的时候将她搀到轮椅上。她的母亲预约了这次心理治疗,并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才把小爱带进医生的办公室。
小爱今年20岁,她人非常友好,讨人喜欢,智力也正常,从始至终她都带着微笑回答医生的每一个问题,显然,她很喜欢与人交往。可就有一点,她“忘记”了如何行走。
小爱的行走困难已经有5年了。一开始是右腿无力,无法保持平衡,这让她经常摔倒。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6个月前,病情已经发展到根本不能走路,只能在地上爬行。然而各种医疗检查的结果却是她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唯一的解释,她患上了转换障碍。
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像小爱这样突然丧失行动能力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那时候,前线的士兵经常突然就报告说大腿瘫掉了,或者手臂动不了了,然后不战而退,被抬下战场。这些战士患上的也是转换障碍。
案例讲完,我们也能看得出来,其实转换障碍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出现的,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都有严重的“心理应激”!什么叫心理应激?用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受过刺激”。士兵不用说,战场上多吓人啊,可能是突然目睹了昔日的战友就死在自己面前……查大婶的家人也反映,她发病通常都是在与家庭成员或者朋友争吵之后。
患者受过刺激,身体突然“罢工”,但是这种“罢工”又跟真正的身体残疾不一样,这也是转换障碍最为诡异的地方!
比如,在转换障碍中失明的人,虽然患者说自己看不到任何东西,但是他们却可以在堆满家具的房间里自由行走。失聪的患者也说自己听不到任何声音,但是他们却能准确定位出叫他们名字的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而对于瘫痪的人来说,通常这种“不会动”只表现在某一个肢体上,如一只手臂或一条腿,而且只针对某一种功能。举个例子,某个人可能不能写字,但是可以抓握,实际上两个动作用到的是同一组肌肉。又比如说,某个人大部分时间都不能走,但是遇到紧急状况,比如逃命时,就突然能跑了。
这不是活见鬼了吗?说他们不是装病谁信啊!
但现实是,他们的确不是装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子?这里就涉及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概念,也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前端——“内隐思维”。
啥叫内隐思维?内隐思维其实是相对于外显思维而言的。这么说大家可能有些糊涂。那我说两个词,你们也许就会明白:直觉,酝酿。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内心没有十足的把握,又没有肯定答案的时候,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这时候别人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会说:“嗯,凭我的直觉……”有人说最好不要欺骗女人,因为女人的直觉通常都很厉害!这样下来,直觉一直以来都被看成一种很玄的东西,可以说是上天的旨意,又或者说是有如神助。但实际上,它没有那么“玄幻”,它只是我们内隐思维的一部分。
很多发明家、科学家、诗人和艺术家在成名之前,并不都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时候他们迷茫、彷徨、辗转反侧,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后顿悟!这个过程就是酝酿。而酝酿也是内隐思维的一部分。
像“直觉”和“酝酿”之类的内隐思维一直就存在,就像某位心理大师说的:“在许多困难而复杂的创造性思维中,可以通过延缓有意识思考得到更深刻而丰富的答案,并允许心理的无意识或部分意识加工的自由运作。”
说白了,内隐思维就是人在潜意识中加工信息,而外显思维则是在意识中加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