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茅盾创作小说《蚀》(1)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作者:汪兆骞


鲁迅到上海后,租住景云里,与茅盾成了邻居,但此前彼此并未谋面。

茅盾在《纪念鲁迅先生》一文中说:

第一次见鲁迅先生,是一九二七年十月,那时我由武汉回上海,而鲁迅亦适由广州来。他租的屋,正和我同在一个弄堂。

虽与鲁迅相邻,但他们来往不多,茅盾也未曾到鲁迅的寓所去拜会。鲁迅与周建人也只到茅盾寓所“坐了一回”(茅盾语)。茅盾说,“那时我行动不自由”。

1928年秋天,刚从法国到上海暂住的陈学昭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说:“我第一次回国,留沪的二三个月间,我寓在沈雁冰夫人处。”茅盾家的后门,斜对着鲁迅家前门。那时,鲁迅与周建人同住一幢房子里。鲁迅家开饭比茅盾家早,有时鲁迅家已开饭了,常到鲁迅家玩的陈学昭,还在与鲁迅、周建人聊天,这时总会见到对门茅盾夫人德沚女士隔门朝这边打招呼,王蕴如见到就会在后门喊:“陈先生吃饭去。”陈学昭这才回到茅盾家。

陈学昭看到,鲁迅每天吃晚饭,他总喝一小酒盅酒,偶尔留她吃饭,他会固执地劝她也喝酒,弄得陈学昭很窘。鲁迅说:“虽然你不喜欢喝酒,喝一点实在是很好的,可以帮助血液循环。”说着已有半盅下肚了。

在茅盾家,则不同了,因茅盾夫人德沚女士与陈学昭很熟,彼此无须客气。饭桌上摆一瓶洋酒白兰地给茅盾斟一高脚杯,给陈学昭斟一杯,也给自己斟一杯。并不劝酒,自己端起杯很惬意地品着。茅盾也拿起杯,朝夫人和陈学昭举一下,很享受地喝一小口。然后说着趣闻逸事。陈学昭很自然地与他们同饮,她觉得真是一种享受。

“行动不自由”,是茅盾对自己当时从事的革命工作身份的一种别样表述。茅盾是1920年10月,由李汉俊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这个小组由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人发起,于1920年7月在上海成立。

茅盾从杭州安定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预科毕业,因家境困难,不得不辍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离开新文学运动的中心北京,并没影响他参加新文学运动的高涨热情。他在1920年1月《小说月报》上发表《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一文中,认为新文学应该是“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是为平民的非为一般特殊阶级的人的”。并鲜明地提出新文学“要注重思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