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甜甜圈采访:走访纽约养老院(2)

约会心理学 作者:阿兹·安萨里


“当时我正和几个朋友一起站在公寓楼前面,他走了过来,”维多利亚说,“他告诉我他很喜欢我,问我能不能和他约会。我什么都没说。后来他又问过我两三次,我才答应他。”

那是维多利亚第一次约会。他们去看了场电影,然后去了她母亲家吃晚饭。很快他就成了她的男朋友,恋爱一年之后,那个男人成了她的丈夫。

他们结婚已经48年了。

当维多利亚告诉我她的故事之后,我发现她的情况跟我预料中这部分人的情况差不多——结婚很早,父母几乎都第一时间就见过自己的男友,而且很快就步入婚姻殿堂。

我原本以为,跟住在同一栋楼的人结婚是一种偶然现象。

但是下一位采访对象,78岁的桑德拉告诉我,她和一名住在她家对面的男子结婚了。

史蒂夫,69岁,娶了一名住在他楼下的女子。

乔,75岁,他的妻子之前住在跟他家只隔一条街的地方。

阿尔弗雷多和他家对面的一位姑娘结了婚。(很可能是他家旁边甜甜圈店主的女儿。)

这很不简单。总的来说,我采访的36名老人中,有14人的结婚对象住在他们的童年居所附近步行就能到的范围之内。和同一条街的邻居结婚,和同一个社区的人结婚,甚至和住在同一栋楼的人结婚,这想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各位,”我说,“你们住在纽约城里。你们难道没有想过,哦,也许我住的这栋楼之外,有更多其他的人?为什么要这样限制自己?为什么不拓宽自己的视野呢?”

他们只是耸耸肩,说事情就是这样了。

采访之后,我们开始研究这次谈话的结果是否符合大趋势。193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詹姆斯·博萨德连续查阅了五千份费城居民的结婚材料。哇!三分之一的夫妻在结婚前住在离对方五个街区之内的地方,六分之一的人住在同一个街区,最不可思议的是,每八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在结婚前是住在同一栋楼里的。

或许和附近的人结婚的现象只发生在大城市里,别的地方并非如此?其实,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许多社会学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在当时领先的社会学期刊上登载了自己的发现。

没错,他们的发现和博萨德在费城做的研究非常相似,只有一点点不同。

例如,小城镇的人们也会和住得近的人结婚。当他们不这样做时,只是因为地方太小,没有可以选择的对象,他们会拓宽自己的视野——仅仅在有必要的范围之内。正如耶鲁大学社会学家小约翰·埃尔斯沃斯在康涅狄格州锡姆斯伯里研究过人们的婚姻模式后说的:“在不得已的时候人们会走很远去寻找伴侣,但不会走太远。”

如今,情况显然已经大有不同,我发现社会学家甚至不再研究同一个城市内婚姻与地理位置的关系了。就我个人来说,我想不起身边有任何朋友和住在附近的人结了婚,甚至没有一个人和来自同一个城市的人结婚。我的朋友中大部分人是与大学之后才结识的人结婚,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来自世界各地。

想想你小时候住的地方,你的公寓还有你的邻居。你能想象自己竟和其中一个活宝结婚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