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让我们当海盗吧!” (5)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作者:威廉·西蒙(William L. Simon) 杰弗里·扬(Jeffrey S. Young)


“让我们当海盗吧!”

就这样,会谈不欢而散,史蒂夫·乔布斯还是麦金托什机项目的负责人。杰夫·拉斯金甚至连一点安慰都没得到,公司安排他去休一次假,这可能也是为了驱散他失败后的烦闷心情。

假如说世界总是公平的,那么杰夫·拉斯金应该是麦金托什机背后的英雄。但世界往往是不公平的,历史并不总能记住那些真正英雄的事迹。在这种情况下,当麦金托什机最后被生产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像拉斯金所认为的那样——是他拉斯金创造设计了这种型号的电脑。人们都知道麦金托什机真正的“父亲”是史蒂夫—实际上,史蒂夫只是麦金托什机的“养父”。

随后,在史蒂夫离26岁生日还差几天的时候,他又赢了一场。

到1981年,苹果公司经过4年的规模扩张,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臃肿状况。一些高级管理者感觉到有些新聘用的职员工作松懈,这些职员认为公司绝对不会解雇他们,因为到那时为止,还没有苹果公司的员工被正式解雇。在硅谷,在苹果公司工作被看做是职业有了终身保证。

在1981年2月星期三的一个早晨,天阴沉沉的,还下着雨,员工们刚上班就被通知在公司的地下停车库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程序员唐·登曼回忆说:“斯科蒂总裁站起来就开始讲,苹果公司人员太多了,他要解雇一些人。他说他要把该解雇的员工召集到他的办公室,然后说明解雇的理由。整个会场突然安静了下来。谁将在解雇名单上?我们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是否能够顺顺当当地度过这一天。”

苹果公司的员工很快发现,那些即将被解雇的员工之前也是没有丝毫预感的。解雇的消息一说出来,员工的情绪马上爆发了出来。每个人都在边走边考虑,是不是这就是最后一天在苹果公司工作了。慢慢地,对员工们来说,事情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只要管理者想要解雇你,你就得卷起铺盖赶快离开。在不称职的部门,领导可能不会被解雇,但员工却无一幸免,也不管其中有的员工曾为公司的发展作过多大的贡献。

斯科蒂在公布解雇消息之前曾经同史蒂夫·乔布斯商量过,并且得到了他的赞同,而当员工情绪高涨时,史蒂夫又竭力地撇清自己,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件事完全是斯科蒂一个人的主意。

年轻聪明的程序设计员安迪·赫茨菲尔德也在这次解雇事件中遇到了麻烦,因为住在他隔壁的同事,也是同他一起开发软件的合作伙伴被解雇了。赫茨菲尔德心想,和他一起参与软件开发的同事走了,这让他怎么再继续做这一项目呢?于是,第二天早上,赫茨菲尔德去找斯科蒂并告诉他,自己也要离开了。斯科蒂就问赫茨菲尔德,怎么样才能让他留下来。在赫茨菲尔德参与开发的几个项目中,有一个项目就和麦金托什机有关,因此史蒂夫也不想让赫茨菲尔德离开。于是,史蒂夫就去找赫茨菲尔德,并竭力说服他,他也不顾赫茨菲尔德的各种辞职理由,只是对他说,要想离开也得等到完成麦金托什机设计项目之后。说完,史蒂夫就拔下赫茨菲尔德电脑的插头,然后把电脑放进他的汽车后备箱里,开着车把进退两难的赫茨菲尔德拉到了麦金托什机的设计大楼里。赫茨菲尔德想要开发麦金托什机,而史蒂夫也离不开他,这样协议就达成了。

到了2月份,沃兹出院了,但还是没有完全康复,谁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再回苹果公司工作。

比尔·阿特金森是在苹果公司比较受重视的一位电脑专家,他是一个对电脑设计非常痴迷的人。他的眼神里总是充满激情,头发乱蓬蓬的,说话很文雅,有时显得很沉默,他也经常能给爱开玩笑的人带去开心的笑声。比尔认为,计算机研发者毕生的使命就是能够不断地设计出操作更简单的计算机,并且设计出的计算机能给用户带来欢乐。

程序设计并不像我们大多数人每天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一样,它对人非常有吸引力。“程序员”这个名称可不是随便叫的,当他在设计工作中遇到极大的挑战时,他必须要不停地工作,直到彻底找到隐藏在这个问题之后的解决方案。比尔·阿特金森就是这样的程序设计员。有一次,他在研发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后,就连夜召开了会议,第二天早上开着车就开始打盹儿,汽车突然撞进了一辆大卡车的拖斗下面,汽车的上盖也被刮掉了。

几个小时后,当他醒来的时候,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史蒂夫·乔布斯坐在病床边上问道:“好点儿了吗?”史蒂夫这么关切阿特金森的受伤情况并不是怕耽误了麦金托什机的研发进程,而是因为阿特金森当时正在参与设计“丽莎”电脑,是他设计了“丽莎”电脑的画图组件,而有了这一项设计后,苹果公司的第二代电脑产品就有点像史蒂夫在施乐公司看到的展品了。史蒂夫很尊敬阿特金森,因为他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电脑天才,也是苹果公司第一位超级电脑专家。在他这次出事后,由于史蒂夫的嘘寒问暖,阿特金森对史蒂夫和麦金托什机更贴心了。

史蒂夫一直没有对研发麦金托什机的最后期限提出任何更改,仍然坚持要在12个月内将麦金托什机推向市场。因为在苹果公司里,除了阿特金森,还没有人能够开发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图像的软件,这项技术要求能够很好地处理图像上的每一个点(也就是像素),因此,所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研发组成员发现他们必须要找到一种对付史蒂夫的好办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等到他再来的时候能看到我们正在认真地工作。”唐·登曼说道。

“我们都知道关于史蒂夫的一个笑话。如果你想要他同意你提出的一个新想法,那么你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他当时肯定不会同意。几个星期以后,他会急匆匆地赶过来找你,告诉你他有一个极好的想法,并要把这个好想法告诉你,其实这个想法是你几个星期前提供给他的。”但这时在史蒂夫的眼里,这已经是他的想法了,他可以光明正大地要求把这种想法应用到设计工作中了。

虽然整个研发组都知道史蒂夫的这个小伎俩,就是把别人的想法据为己有,然后再把它告诉提出这个想法的人,但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史蒂夫算计好的,还是他根本就没意识到这回事。在研发组里流行着一句话来描述史蒂夫的这种做法,杰夫·拉斯金说:“我们都叫他‘扭曲事实的大师’。”随着时间的推移,究竟是谁开始这么叫他的也不得而知了。

然而即使史蒂夫不懂得一些技术上的详细信息,他仍旧想着在设计项目的关键部分“烙上”自己的“印记”。在电脑设计中,唯一不需要用到技术知识的地方就是机箱的设计,所以他就把它看做是自己的设计领域。

史蒂夫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通常要不间断地思考。假如他要开始与你谈话,或者说是他主动开口的,在谈话中,他会随时询问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只要你发表意见,他会对你进行判断:如果你所知甚少,并不能帮助他解决难题,这时候,他就不会再和你讨论了,他会马上离开。第二种情况是你真的对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但他通常也会改变一下说话的语调,就说“这个嘛……嗯”—这是他通常的表达方式。假如他认为你真是个有用之人,他会给你解释为什么你提出的想法一文不值,而他的想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案;假如他认为你是个毫无用处的人,那你就得带着那一文不值的想法赶快离开。

有一天,史蒂夫带着一本电话簿去参加一个关于设计工作的会议,走进会议室他就把电话簿扔在了会议桌子上,说:“设计出来的麦金托什机就应该这么大,不能再让它的体积变大了,如果再加大,用户会受不了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